中学生眼中的鲁迅大多数是这样子:鲁迅=三大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会骂人+读不懂。2004年钱理群先生开始在南京师大附中讲授“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偌大的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二三十名中学生。—位学生在写给钱理群的信里说:“钱教授,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我们的时间又非常有限;我们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
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原创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诸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鲁迅被今日之中学冷落了。钱先生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共分为四辑:“经典阅读与教学”、“鲁迅作品教学”、“诗歌教学”和“教学文本解读”四大块,实际上是由钱先生经年以来的教育调查报告分析、书籍出版序言、会议讲话、课堂实录点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文本解读构成,一共25篇文章。
释卷后,我掩书沉思,本书主要有三大亮点:寻找鲁迅与学生之间的生命契合点、连接点,从色彩、音乐、镜头以及调侃幽默文字给中学生讲鲁迅,以心契心——从中读出一个“人”来的教材文本解读经验和通过对比阅读、把电影转换为文字、叙述视角的艺术处理等方式解读具体文本。同时,钱先生对网络文学、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经典阅读书目推荐、网络语言、作文教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郁达夫在鲁迅逝世后,愤而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现代文三大家鲁迅、胡适、周树人在建国以前中小学语文课本入选最多,1949年以后胡适和周树人的文字从中小学教材中消失了。钱先生对此深表遗憾,驳斥了“中学语文教材中应减少鲁迅文章”这种观点。此外,他也不同意将未经淘洗的网络语言随意搬运到课堂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来,至少要采取谨慎的态度。语文教育应和实际的语文活动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教育的保守型和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
全书的第一辑“经典阅读与教学”和第三辑“诗歌教学”阐述了“文”与“心”交融的两个基本前提,解决不知何为经典和怎样的经典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问题; 第二辑“鲁迅作品教学”和第四辑“教学文本解读”以实例分析的形式解决了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的问题。钱先生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了经典阅读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从实践上对经典阅读篇目进行教学分析,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很好地解决了语文教师面临的实际困境。钱理群是著名的学者,亦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身兼思想者与实践者双重身份。此书是钱先生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做的具体教学实验的总结,是作者身体力行为语文教学改革所做的重要实事,充满了深刻的锐见与平易的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帮助。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是由钱先生教育调查报告分析、书籍出版序言、会议讲话、课堂实录点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文本解读构成,所以在体例上颇难见章法。四辑结构并不均衡,辑三名为诗歌教学,实际上只有一篇《让诗歌伴随一生》,还是《诗歌读本》这本书的序言,里面仅仅简单谈到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老人六卷分类,略及诗教要追求家庭诗教、学校诗教、社会诗教的合一。辑四篇幅最长,一篇读陈日亮《如是我读》的简评以及15片具体的教学文本分析,细看之下,收获不小。全书的编写没有统一的纲领,多由旧文、讲话记录、课堂点评构成,在逻辑上分类不甚明晰,白璧微瑕。
此即我读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所思所悟,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