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20/1/4 16:04:00
>>书评《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

书籍: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一、整体陈述

本书出版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书中内容正如书名所呈现的概貌,是对新时代教育中的学校发展的系统性陈述,作者从学校组织的过去、现在还与未来说起,对学校发展的哲学理念、系统、法律保障、战略管理、社会学分析、心理学基础、文化视角、经济行为、生态学分析、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书本完结前对未来学校的走向提出思考。整体而言,对笔者而言,阅读本书的过程相对较为轻松,因书中呈现的内容结构比较清晰,内容论述既有理论基础又引用了实践例子,对于从基础性层面学习学校发展的知识而言,能够提供有益作用。

二、重点内容

学校发展涉及学校教育方方面面的内容,既有学校内部的各要素,又有学校外部环境的各领域内容,共同构成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通读全书过程中,笔者对学校基本概念、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组织文化及未来学习型学校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知识较为感兴趣,这几方面涉及的内容,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理解教育,能够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时代现状下,探究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一)从组织层面理解学校概念,明确学校组织的追求在于育人

书中将学校定义为“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的形成,既是组织形成的过程,且具有人类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特征及功能,而组织的功能可划分为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组织所具有的功效,二是实现这些功效所具备的能力。书中在论述学校的概念时,从组织这一视角出发,通过论述组织所具备的四种功能来说明学校的功能,分别是:第一,实现组织机构的目标;第二,满足组织成员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确定每个成员的位置;第四,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结构。在关于组织功能的论述后,作者借由组织的功能延伸至学校的功能,首先从整体上说明,作为某一特定类型组织的学校,学校的共同目标是育人,进而说明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聚在一起从事学校教育相关工作;与此同时,不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变革;紧接着,学校人员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他人员互相配合、支持,共同推进学校管理;最后,对学校中每个成员的地位和工作性质都作出适当的安排,并赋予成员一定的工作权限。

学校的发展,无论是其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围绕着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开展的,发展中的学校预示着学校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学校目标基于不同的时代特征,如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生态环境变化、人的需求不断提高等原因,学校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逐步完善教育的过程,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革新。因此,对于学校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后来者秉持学校发展基本观点和正确道路的前提和基础,要洞悉学校发展的知识,需要从基础层面了解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其所肩负的组织功能与教育目标,才能在未来学校发展中坚定前行的方向。

(二)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巩固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与组织文化

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社会系统,学校系统组织中存在着较多的人际关系,由于人际关系的存在,必然会因不同的人际关系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既有利于团结统一的情绪,也有矛盾冲突的情绪问题。学校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对学校发展的有序和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人际关系指的是学校内部组织成员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所形成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的关系。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受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影响和制约,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对人际关系进行管理。学校涉及的人际关系复杂多样,如教师之间的、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学校管理层之间的、师生间的、学生之间的、学校管理层与学生间的等多种类型群体间的关系,笔者重点关注的是校长与教师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两者的关系对学校发展、校长管理和教师发展其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校创造良好的学校人际氛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与教师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校长管理能力的体现,现实中也有很多因素成为影响校长与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障碍,书中罗列了三种主要因素,第一,角色冲突,作者认为校长和教师因角色分工的不同,会受到各自角色特点的制约,对对方的角色也存在较高的角色期待,在现实中难免出现角色期望过高或角色功能未能发挥而产生角色冲突的问题,影响两者的关系。第二,情感障碍,作者认为校长位高权重,教师居于下属地位,难免基于自身的地位和角度出发采用各自的沟通方式和态度,因而容易产生情感障碍。第三,个性影响,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大不相同,在实际交往中,个人的心理特点容易影响人的表现,心理特点的不同面向会导致交往中的冲突。基于上述三种障碍因素,作者认为应该从心理换位、心理相容、以情激励方面协调角色心理,从知人善用、公正评价教师工作、信任和尊重教师方面协调用人心理。以上内容作者主要是基于学校校长的角度出发,对校长在处理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提出建议,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巩固学校的人际关系与组织文化,然而,我们知道,学校组织关系涉及方方面面,仅靠校长一人的改变与努力是无法达成组织的目标的,还需要其他不同群体的投入与付出,促进学校人际关系的发展,构建学校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三)多角度思考未来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

对于未来学校的思考,是作者此书的一大亮点,作者在书籍的最后一章,以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为题,从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模式、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发展策略三方面进行概述。对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最终依旧落脚于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对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教育同样面临时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理想追求。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基于美国麻省理工学教授佛睿斯特在1961年提出的系统动力学,后经鲍尔·沃尔纳从组织教育与培训的角度归纳出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模式,他将学习型组织归纳为五个阶段,分别如下,第一阶段:无意识学习:组织尚无有意开发的学习项目;第二阶段:消费性学习;第三阶段:学习引入了组织:开端;第四阶段:确定组织的学习日程;第五阶段:学习与工作的融合。约翰·瑞定则从组织战略规划的角度分析组织学习的持续准备、不断计划、即兴推行、行动学习的四种学习型组织模型。彼得·圣吉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一,自我超越;第二,改善心智模式;第三,建立共同愿景;第四,团队学习;第五,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将前四项修炼进行融合。

作者基于上述几位学者关于未来学习型学校的理论论述,提出作为学习型学校应该具备的特质及发展战略。其中提出学校成员间应该具备共同的愿景、学校领导风格应该被广大员工认同、建构组织效能结构坚固富有创造性的团队、创设学校组织学习机制及学校自主管理机制,在学校组织整体层面上保持开放性。关于未来学习型组织学校的发展,作者提出了目标建构--认同策略、文化维持-创新策略及师生一体化研究--学习策略。

上述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特质描述尚属于基本的思考,还未涉及具体应该追求或实现的程度,笔者对该部分的理解尚处于模糊阶段,未能清晰未来学习型学校的概貌。学习型组织学校发展的三大策略既有微观层面的师生关系建构,也有宏观层面的文化建设,对未来学习型学校发展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但具体内容论述较少,观点尚不够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将不断跟随社会的步伐不断改革,不完善的学习型学校组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将持续进行,为实现教育的目的不断发展。

三、现实思考

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立足于中国学校发展的实践情况,从不同的维度论述学校发展的不同情况,有利于初学者从多个视角学习开拓眼界,且作者在论述的过程分点列举,所涉及的内容论述语言精简,组织框架清晰,使得笔者能够快速定位基本概念及掌握概念的基本内容,对于理解后文有直接促进作用。遗憾的是,作者对部分内容的阐述大多停留在基本知识的罗列,缺少理论知识的阐述及针对现状与时俱进的延伸和述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引起启发性思考的内容较少,例如在阐述学校发展的心理学基础时,作者主要简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下诞生的学校校长角色冲突、学校人际关系的问题,对于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未做深入阐述,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视角论述学校管理,而其中涉及的心理学理论支撑相对较少,使得该章节相对而言存在标题与内容不相符的问题。而对于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在学校管理实践层面,作者在书中的讨论较少,笔者能够在其中难以找到切入点。不过书中还是有一些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导论部分在阐释未来学校组织中的“非学校化”运动作者主要是在介绍“非学校化”的概念及运背景,讨论人类教育发展的结果,得出未来学校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在讲述未来的新型学校时,作者从网络教育发展、没有校舍的学校、多功能学校及合同制学校等方面介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学校,有利于开拓读者的视野,该部分的介绍虽然比较精简,但能够引起读者对未来学校发展的思维碰撞,同样遗憾的是该部分的论述未能深入到讨论阶段,只停留在陈述层面。

  

yyan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yyan/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