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5/6/29 14:49:00
>>关于初中教材的一点感想 

1、增加感性知识的反复,把初中地理的高中地理的知识联系保留,断层增大。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考虑学情以及教师对于初高中学生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全面了解。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运用图片、图表、模型等直观模具来表示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能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
2、初中地理教材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教材的精华,尤其是地理概念。国内教材强调的概念的严谨性与学术性。国外教材中非常重视“类比模型” 【3】的运用,而我们的教材中很少,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教材都是如此。
如在介绍褶皱概念之前,“你是否曾用脚蹭地毯,而把地毯蹭的皱起来?”在讲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后,会增加一个类比模型:你也许曾见过一个小孩捡起几样玩具搬到另一个房间把他们放下来,这个小女孩就像侵蚀作用和冲积作用的媒介。美国高中教材尚有如此之类比模型,读我们的地理教材可体会有多生涩。
3、增加初中教材中的实验部分
我国教材中有各种活动,以配套练习册的形式来补充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材各类活动中比重最大的是读图分析类(38%)和阅读拓展类(24%),而美国的地理教材中主要是习题演练类(40%)和实验操作类(20%)【4】。实验操作类这类是我们的教材中以及教辅材料所缺失的。在初中的教材中,我们完全可以增加实验操作类的活动,以观察类为主的实验活动。比如测量影子的长短、观察下比较昼夜的交替、一些模型的制作等。这样的实验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感性的认识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地理素养。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高中的学习的压力大,普遍不能在安排很多课时去进行实验或者活动课。“灌输”知识的课堂的较多,既然现状决定了如此,我们暂时不能改变现状,那就应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最大能力的适应。我们可以把很多能力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放在学习压力不是最大的初中阶段,而且这个阶段也合适进行这些兴趣的开发与培养。而课程中或者教材中实验类内容的出现是很好操作的方式,也是很好改变的方法。一些简单易执行的实验出现在教材中,是有利学生的理解知识,又可以动手操作。于老师而言,不再纯粹的灌输知识的课堂,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实验类教学活动的出现是改变我们课堂教学的最直接的手段。
综上所述,我们现行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难度较大,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多。与高中的教学不利方面也很多。改变要从教材开始,教材中实验类教学活动的增加是改革的重点和要点。

zhangshengying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zhangshengying/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