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我们已进入“陌生人的社会”
[ 2011/9/28 19:21:00 | By: 瓜哥 ]
 

我们已进入“陌生人的社会”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中国不是已进入,而是一直都处在陌生社会,中国人在对待陌生人方面一直这样,那一张张麻木的脸曾多少次出现在老照片中,出现在作家的笔下,特别是鲁迅先生用他的笔描述了我们多少触目惊心的事实,并天才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国民性。只是,今天这个印象如此强烈,让我完全顾不上自己的逻辑错误。

  老人摔倒没人扶——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这类事件让人普遍感到心痛又困惑,以致扶起一个倒地的老人这样的举手之劳也成了重大的新闻看点。也许有人说,这是彭宇案的持续发酵,但他们当中的好多人也许都没有听说过彭宇这个名字,更不会知道那位冷酷的法官是如何宣扬人性本恶的,他们只是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出发,而非常默契地作出相同的选择。作为一名老师,教学生务必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的老师,我大惑不解: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如此冷漠?

  冷漠不是偶然的。稍加留意,多数人会发现,生活当中,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

  幼儿园里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别轻易理睬”……

  到2010年底,全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2000多万。社会学家说,中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首先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但是,刚刚离开“鸡犬相闻”的村落,城市里单位也不再“办社会”,难免要面对种种不适应,因此我们面临的第一个生活问题就是:该如何和陌生人相处?

  出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多数人会本能地希望把必须要相处的陌生人变成熟人,托关系、人找人,因为“熟人信得过”、“ 人熟好办事”。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则首先选择不信。公共场合看紧自己的包,如果别人委托看包,多半要摇头。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心里先犯嘀咕,“不会是陷阱吧”。看到小偷,犹豫着是否要干预,担心过后是否会被报复。而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更强化了“帮助人可能惹麻烦”的心理,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严厉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善意地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透过这种矛盾和纠结,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内心始终在向往温暖,良知和传统美德远未消失,但身份与环境的改变,同样让我们产生了焦虑,产生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我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并没有完成个人素质的现代化。套用一句白话就是,我们穿上了西装,但脚下却还是一双布鞋。

“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伴随着冷漠。如果说在“熟人社会”,日常生活更多地可以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那么在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会削弱道德的他律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法制的权威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承载着社会成员最普遍的信任。彼此陌生的人交往时,尽管他可能并不清楚对方的状况,但会相信一旦出现欺诈失信行为,可以通过正当的方式“讨到说法”,也相信能得到公正的裁决。相应地,陌生人摔倒了多半会去扶,因为相信万一被讹诈、法律会还原真相,而不诚信的一方会受到制裁。纵观西方转型到陌生人社会,没有引发全社会道德的急剧滑坡,因有一整套宗教社团法治制度保障。但中国的确不一样,市场经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然颠覆旧的宗法家庭关系社会结构,而在陌生人的环境里,失去长辈熟人舆论监督责骂的国人,因自由而率性,因散漫而无忌,又没有宗教信仰、社团互助、法治公平、制度保证,是什么恶事坏事都干的出来的。

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信任的重建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大力推行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无疑极其必要,不过,我更相信这一句名言,“总统是靠不住的,道德也是靠不住的”,当前核心的任务当是树立起法制的权威,让我们把信任首先建立在法律制度这一最客观公正的标准基础上,进而自觉按照规则和公共精神办事。当然,在目前的中国,也许还要加上一句,法,必须真正发挥“惩恶扬善”的功能,恶人对法律的恶意解读和恶意裁决,一定导致我们失去最后的信任底线!

 
 
  • 标签:社会 评论 信任 法律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