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9/12/6 15:27:00
>>读孙绍振《邹忌讽齐王纳谏》

读孙绍振《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分析任何一篇文章,要抓住特点;如抓不住特点,就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南辕北辙。对于这篇文章,有一篇赏析文章这样说:“本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安排、素材的选择、文字的表达诸方面,动用了不少文学创作的手法……邹忌是文中着力刻画的人物,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的细致描写,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形貌昳丽,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臣形象。”这些话,有点文不对题。《战国策》从本质上来讲,是历史性的记述,并不是文学作品,其任务不是刻画人物形象。就本文来说,很明显,主旨是说明一个道理。为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富有感性,才讲了故事。而故事,尤其是古代历史书上的故事,重在情节的因果逻辑的合理,人物服从情节,是情节带出来的,不像小说那样,把人物形象、人物的个性放在纲领性的位置上。过分注重人物刻画,会妨碍历史的严肃性。该文章的作者,抓不住特点,就不能不削足适履,甚至强词夺理地说:“文章的首句,‘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按:当作形貌)昳丽’只十一字,就把邹忌身材、容貌、风度勾画出来。”这就是武断了。这十一字,的确是很简洁的,完全是概括的叙述。为什么要这样简洁?只说明他个子高,人长得挺漂亮。“修”和“昳丽”应该是缺乏感性的,他的容貌怎么个昳丽法?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姿态、言谈等,要刻画一番,是有许多文章可做的,但是,作者并不在意,在意的只是这几字,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字的内涵,虽然是抽象的,但却引发了他对自己形貌的评论,触发了他的思考。这就是故事叙述的原则,凡是引出后来结果,与情节发展有关的,就叙述;凡是与后来发展没有关系的,或者关系不大的,包括人物形象之类,通统都在省略之列。因为,故事的任务是说明道理,道理是抽象的,人物刻画是感性的、形象的。抽象的道理与感性形象是有矛盾的。完成了抽象道理的阐释,就完成了最高任务。把力气花在说明本文如何成功地刻画人物上,就说明鉴赏者没有弄清楚,先秦时期的史书,主要是记事的,而不是刻画人物的。

关键应该找出本文说理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同样以故事来说理,和刘基的《说虎》大不相同。《说虎》也说理,但并没有讲故事。而本文的主要观念却是从故事中萌芽的。从故事中生发出道理来,有一定难度,但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又是很要紧的。难就难在故事是具体的、个别的,而道理是抽象的、普遍的。从具体的故事中,得出普遍的道理来,就得有一种抽象的功夫。这种抽象与一般的学习理论不同。一般书本上的理论,是现成的,我们只要去理解,再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体悟,却印证,就行了。而从故事抽象,则是直接从具体的、特殊的事实,概括出普遍的、一般的道理来。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邹忌的直接抽象,大约经历了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邹忌发现,三个不同的人,评价相仿,却同样不符合事实。这从思维方法来说,是异中求同。这是抽象思维的一般原则,异是具体的,而同则是普遍的。

第二,光是有了这一点,还不够深刻,为什么不符合事实呢?为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呢?抽象深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因果分析。出发点多少有些差异,但心理上“私我”“畏我”“有求于我”,都是有意讨好。有意讨好,就注定要歪曲真相了。

第三,以上可以说,从个别现象看到普遍性的内在联系了。但是,其普遍性充其量不过是在家庭和个人之间,普遍性还不够大。能不能把普遍性扩大一些?越是扩大普遍性,就越是深刻。

第四,接着就把普遍性扩大到国家大事上去:“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对于国家大事来说,也是一样。到这个层次,是个大飞跃,是文章主题形成的关键。这个飞跃之所以很自然,原因是这里用了一种“类比”的思维形式。类比在先秦诸子和策士的言谈中,用得很普遍,甚至在中国古代的理论文章中,也几乎成了传统的法门。刘基的《说虎》,其道理也是通过类比推导出来的。但是本文不同于《说虎》的地方是:一、用说故事的方法来形成观点,然后再加以类比,扩而大之。二、在完成类比之后,并没有满足,而是花了一定的篇幅,进一步上升为政策,广泛推行,齐国因而大治。这就是说,邹忌的思想力量,不仅在于道理上的顺理成章,而且在政策实践中,产生了重大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又不完全是一篇用来说理的文章,同时也是宣扬策士功绩的文章,强调并表现他们的胜利,完全是由于善言,善于用类比来说服国王。当然,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这是有一点夸张的,肯定是片面的。一个国家的改革,应该是系统的,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文化。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失败。而要成功,却要系统中每个因素的协同。把国家的兴旺完全归结为奖励批评,从理论上来说,可能是比较肤浅的,比较天真的,但也反映了当年作者对于策士传奇式口才的神往。从这一点上,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说,和文学性是相通的,怪不得我们前面所引的文章的作者,把它当成一篇文学性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来阅读了。

注:

①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第31页。

②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第32页。

 

liangliang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读书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liangliang/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