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学后记
作为中文系毕业者,我对《包身工》自然是非常熟悉的。它是中国报告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确凿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评点,描绘了苦难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它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来组织材料,采用点面结合、纵横交织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恶人的压榨和掠夺,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但我在处理时把它当成了一篇典范的社会学文本,我从社会学出发,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此类文本的写作要求,写作技巧等,把这个属于语文的学习内容作为课堂主体,并且引入了同学们学习中接触过的文本与作业,强化这一印象。从同学们的课堂反馈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课前已经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比如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让学生从现实的幸福中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和野蛮,这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因此,在课文学习基本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抛开大家现在的身份和优裕的生活,假如你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你是愿意维持现状,忍饥挨饿,直至活活饿死,还是愿意签下卖身契,用艰辛麻木的劳动换取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苟延残喘?或者说,假如你已经知道了这样的结局,你还会与魔鬼签下这样的生死契约,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一件物品吗?
包身工的生活状况和悲惨遭遇把大家吓住了,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吃苦,也不能想象自己吃苦的情形。我进一步启发:
同学们,我们初中学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章,似乎不食嗟来之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在生命与尊严的天平上很容易做选择。但冯小刚的电影《1942》不知道有多少同学看过,土财主的闺女,娇生惯养,但在逃荒过程中,忍不住饥饿的折磨,把自己养的猫给吃了,最后,实在扛不住了,为了一口吃的,卖身做了妓女!无数悲惨的甚至是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饥饿,会发疯一般拉低我们的道德底线,让绝大多数人变成纯粹的动物,只剩下生理本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坚守底线,不愿卖身为奴吗?
大部分同学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坚持初衷不动摇的,只剩下了一个人。
我知道,中国人的生命哲学起作用了,千古艰难唯一死,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生命才是终极价值。我坦承,我可能也会选择低头,签字,下跪,这种选择很丢脸,但很普遍,也可以理解。在此,我给同学们推荐一句著名的口号,“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首更著名的诗,“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与中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生命意识,希望大家深思。我想告诉大家,底线的退却,可一必然可再。唯有那些坚持理想绝不动摇的人,才能书写一个大大的人字。
好想和大家一起听听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 还有汪峰的《存在》:“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也许是意犹未尽吧,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包身工》的时代早已过去,“包身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何在呢?
我想,首先应该是坚守不作恶的底线。假如有类似包身工的存在,低劣的工作环境,低等的食物,低廉的工资,能大大压缩你这个老板的生产成本,你会默许它的存在甚至趋之若鹜吗?你能否守住善良的底线,给予他们足够的公平和起码的关怀?无论有多大的利益诱惑,无论有多少人在怂恿你“人在江湖”,请你务必记住“芦柴棒”佝偻的形象,黑夜里被吊打的女工惨痛的哀嚎,记住你学这篇课文时的不忍之心,恻隐之情。不作恶,好多时候其实是很高的要求。
其次是悲悯情怀。这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将罪恶的制度曝光,更为重要的是它满怀义愤,猛烈抨击非人的制度,揭露容许这种制度存在的社会,并呼吁我们推翻这种罪恶的制度和社会。这种人文主义的光辉是它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学习课文,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李克强总理说过,全中国现在还有六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每月收入一千元。还记得初中时学过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还有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古圣先贤们的大爱悲悯让我们动容。心怀悲悯,牢记使命,呼吁社会公平和正义,并愿意为之而奋斗,哪怕牺牲个人的幸福,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拥有美好的明天,和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