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中大附中 蔡玲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刘儒德教授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刘教授在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以及鲜活的案例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这64条心理效应分别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这一个个生动的情景让人感觉在欣赏一本精彩的故事书,一段段富有哲理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让我找到了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方式方法的理论根据,也让我明白了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学规律的有效应用,让心理学规律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惊喜和成功。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非常多,要每一个都掌握好、运用好并非易事。作为老师,肩负着教育和教学任务,我对“留面子效应”印象非常深刻。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有给对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人提一个很大的要求,有可能被拒绝,接着向他提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作“留面子效应”。如,生活中,一件衣服标价1000元,顾客相中以后看到价格会犹豫,老板马上会说:“价格可以商量嘛。”顾客心里一合计,砍半价应该自己不会吃亏,“500元。”老板会装出亏本、为难的样子:“再添点,500元,我亏得太多了,现在物价上涨……”你再坚持一下并做出要走的样子,老板马上说:“行,行,亏本卖给你,算是交你这个朋友……”实际上,这衣服可能只卖400元。
留面子效应对批评的启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考虑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何考虑一个度,可以让学生接受,要在批评中给与学生改正错误的希望,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完善自己。如果过度、过频批评,则会适得其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布置作业经常会遭遇学生的厌烦,学生对过多的作业总有一种抵触情绪。而我们一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这种情绪,常用的方法就是拿出老师的权威来:布置作业是为了你们更好地巩固知识,所以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虽然表面上会服从教师的安排,但是心里却会有另外的想法,甚至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但如果我们能巧用“留面子效应”,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相信我们都有尝试过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先在布置时写比平常多的题目量,当学生有反应的时候,就装作让步的样子说:“那这样吧,你们选做其中的几道题嘛。”——效果会怎样?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不再赘述。
而在班主任工作中,“留面子效应”也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尤其是从现在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叛逆,如果教师一味用自己的权威压制、要求,学生在叛逆心理的影响之下,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陷入僵局。所以,适当的时候采用“留面子效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本校一位老班主任就遇到一位“问题学生”,他原来成绩还行,近来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该生的学习。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提出要求,终止一切接触电脑的机会——这样做就像是拆掉屋顶一样,必然会引起这位学生的反对;正如老师所预料的,该学生反应强烈。在学生的一再要求下,老师装作勉强让步,同意其在课表时间里可以到计算机房,其余时间一律不能进入机房,并且不能再进校外网吧,否则取消上计算机课的机会。学生经过权衡,终于和老师达成了协议。——就这样老师慢慢为学生开了一扇天窗。
当然,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看到其两面性。“留面子效应”其实也是一面双刃剑,善加利用可以使沟通、交流事半功倍。刘儒德教授也提醒我们在应用时应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轻易利用他人的心理。另外,“留面子效应”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它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和合理程度。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别人答应一些损对方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先大后小”也是没有用的。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留面子效应”能为我们的工作所用必将事半功倍,其实还有更多的心理效应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慢,很用心,我从来没有这么久才读完一本书,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