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20/7/14 17:23:00
>>《林中路》读后

  读完海德格尔的《林中路》,结束了这场奇妙的思想旅程,它留给我的震荡和思考却没有止境。书中的内容我不能完全理解,即使是我认为已经稍微懂得了,我的感想也还是浅薄而无力的,我真觉得在伟大的思想面前,能够倾听已是幸事!

   《林中路》是海德格尔继《存在与时间》之后,后期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被视为本世纪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包括六篇相互独立的文章。在第一篇文章《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指出:艺术的本质就应该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可是迄今为止,人们却一直认为艺术是与美的东西或美有关的,而与真理毫不相干。原来,艺术作品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创造一个大地,世界是敞开的,而大地是遮蔽的,这两者在不断地争执着,就在这种争执中,存在者整体之无蔽亦即真理被争得了。是啊,设想一下,我们都存在于世界之中,大地之上,世界和大地是一对同时存在着的矛盾体。我们就是在敞开和遮蔽之间看到物的本质,看到真理,而真理又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获得一种物质载体。真理和美并不比肩,因为真理是逻辑的,而美是感官的,相对于真理,美似乎包含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另外,作品创作也不同于手工技艺,海德格尔说,器具的完成意味着器具已经超出了它本身,并将在有用性中消耗殆尽。这是否就如同我们说的,无用之用乃是大用?因为作品保存着真理,真理是自持的,同时也因其本质性特征使得固定它的作品和器物区别开来。

    第二篇文章《世界图像的时代》对现代科学提出质问,海德格尔在其中极其精炼地总结:筹划与严格性,方法与企业活动,它们相互需要,构成了现代科学的本质,使现代科学成为研究。研究者替代了学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我曾经听老人说,市场经济乱了朝纲,这种观点虽然不一定准确,但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人,在物质的潮流中勇进时,有没有忘了诗意地栖居?退一步说,我们头顶上还有没有新鲜的关乎生命本真的空气?另一方面,我们计算着自然,估算着历史,建造着世界的图像,但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多么短促,既见不到未来,连历史本身也不能说明它自己。我们始终在一种不可见的阴影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反思自身的存在就显得极其必要了。对存在的思考就产生了诗。

   从第三篇文章《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里,我知晓了哲学是发自生命本身的思考。在导论的第二节里,黑格尔叙述了批判的核心。所有过往的哲学都要接受批判,每一次的结果都包含前一次的真理。但我们不能因顾虑而终止探索,害怕犯错误的顾虑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正如周民锋先生所说:西方哲学能够连续演化和持续发展,得益于每个时代的哲学总是既要解决前代遗留的问题,又会为后代提出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吧。周民锋先生把笛卡儿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矛盾立场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完全的客体化方向,最终以黑格尔为代表;二是完全的主体化方向,以海德格尔为代表。我不太理解这个问题,因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绝对的在场发生,而海德格尔倾向于主体的存在?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们听见尼采的话上帝之死。海德格尔强调尼采的这句话说的是二千年来的西方历史的命运。这怎么理解呢?是否形而上学终结了?那个疯子说: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杀害了上帝。超感性世界已经没有意义了,诸神都死亡。这是哥白尼式的革命,再没有什么东西庇护和指引我们走过茫茫宇宙了,于是就引向了海德格尔重要的虚无主义。啊,上帝和教会圣职的权威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良知的权威,突兀而起的是理性的权威。反抗这种权威而兴起的是社会的本能。向着超感性领域的遁世为历史的进步所取代。一种永恒的彼岸目标转变为多数人的尘世幸福……海德格尔不止一次提起尘世,让我不禁想起海子那首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绝望的大地上写下祝愿,愿人们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在想这二者是不是有着相通之处,人毕竟依附于尘世而存在。生命是需要提高的,我们需要找寻价值,人生的一切追求便因此而起。

    我觉得第五篇《诗人何为》更有意思,它是由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在贫困的时代里诗人何为?引发的。海德格尔是这么解释这句诗的:在贫困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因此,用荷尔德林的话来说,世界黑夜就是神圣之夜。海德格尔对诗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一切艺术从本质上说都是诗,存在之思就是诗之源。时代为什么贫困?因为人们不仅忘记了而且不能承受死亡的必然性,也失去了痛苦和爱情,于是不知道存在作为存在的本质。而在此时,诗就是拯救。我们把生命的本质交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使得人变成主体和世界变成客体也是自行设置着的技术之本质的结果,而不是倒过来的情形。恰恰把我们自身断送在我们所创造的文明中。单纯的材料的对象化隐含着危险,事实上,人需要保护,但又由于同一个本性而同时是无保护的。是否是如此:自从上帝死后,我们便转向依赖于技术的制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控制,秩序的建立……目的只是使人觉得人生总不至于无趣和黑暗?脆弱的人通过武装显示自己外在的强大,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和满足。诗的拯救,大胆的冒险,就是要从本质的问题展开,正如里尔克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使这一短暂易逝的大地如此深刻、如此痛苦和如此热情地依存于我们自身,从而使它的本质重新在我们身上不可见地产生。冒着语言之险,回到心灵的领域,回到自身的生命之中,就能够把无保护的不妙的东西转变入世界实存的美妙之中。诗人之歌唱就是为黑暗世界寻找光芒,这种光芒是隐蔽的,这种歌唱是普遍性的,它关乎全人类,是发自所有拥有同一个本性的人的内心的声音。我们的时代由我们造成,也由我们拯救。在这里,诗不再是物质意义上的语言,也不再是狭义的一种体裁了,它代表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追求,用哲学家的话说,它是最广义的艺术。

   最后一篇《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通过列举各种对该箴言的不同翻译,对它们作细致的比较,来表达海德格尔的观点和看法。首先介绍的是青年尼采的翻译,海德格尔评价说它完全是传统式的,他认为尼采对思想史的了解不及黑格尔。海德格尔对翻译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只要一个译文只按字面直译,那么,它就未必是忠实的。只有当译文的词语是话语(词语话语在德文中为两个不同的复数形式),是从事情本身的语言来说话的,译文才是忠实的。海德格尔还提出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存在者不等于存  在,因为相对于存在的无限而言,存在者是有限的,存在者整体乃是一种唯一的征服意志的单一对象。存在之质朴性被掩埋于一种独一无二的被遗忘状态之中了。在文章的最后,海德格尔带领我们思考当前的世界命运的纷乱状况的原因,我们的所有学说都没有解除这种纷乱,我们一直处于这种危险之中,但同时,拯救本身就包含在危险里面。也正因为是这样,我们的思考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够延续下去。

    掩卷细思,哲学的语言背后有着无穷的意义,哲学家的思考是多么微妙而奇特。海德格尔说的,应该就代表了那样一种生命形态吧。这真的是一场奇妙的旅程,让我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然而以我拙劣的理解和言语,真的无法读懂和表达其中的深义。但我还是庆幸读过了这本著作,有机会直面经典,在纸页之间穿越时空,聆听伟大的思想家的微妙言语,聆听这个世界上的诗篇。

dadandiao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博文1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dadandiao/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