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教学目标的“虚”与“实” 
2011/9/12 12:08:00

教学目标的“虚”与“实”

——听课评教的通信

 

蔡老师:

         你好。

         非常谢谢你的听课指导。来信诚恳地对我的课提出了三个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对课文主旨的质疑没有深入。应该说,这是三个很有价值的的问题,尤其是第一个;限于篇幅与时间,下面我重点就第一个问题,做如下交流。

         从我自己主观上说,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视的,也是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节课,是新闻单元教学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在简介单元训练的要求后,我就以课文《东方风来满眼春》为例,说明新闻特点,尤其是新闻的时效性;并由“此文记写的事件发生在19911月,可文章为什么却在两个月之后才发表?新闻的时效性是不是受到影响”的问题引入,介绍了课文的时代背景。然后要求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分别为课文主体的五个部分拟制小标题;这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文本,初步训练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到了这节课,教学目标,重点是,训练对文本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从点评口头作文,到复述上节课的作业,再到课堂阅读训练,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

         然而,客观效果上却令听课的人很不明了,这就是一个问题;事实上,以前也有学生反馈说,我的语文课很“散”,目标不明确。对此,我应该认真反思。我想,这也许涉及教学目标的“虚”与“实”的问题。这里所谓的“虚实”是就其操作的难易和呈现的隐显而言的。

         从三维目标看,“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再到“感情态度价值观”,就是由“实”而“虚”的。而我自己确定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知识(纳入系统的)——思维(逻辑方法)——文化(情思和价值观)。这也是由“实”而“虚”的。一般地说,“实”的目标可以量化检测,便于使人“明确”,而“虚”的目标就难以量化检测,也不容易使人“明确”;而语文课,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课,教学更为终极的目标,又恰恰在于“虚”。换句话说:应把训练“思维”,提升“文化”作为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教“知识”,一定意义上,只是实现“虚”目标的手段。

        基于上述的认识,尤其在应试教育的现实中,有反对应试功利化倾向的我,对“知识”这样“实”的目标似乎比较淡化。比如,课文中的字词句的解释、篇章结构的分析、文体知识等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注重围绕教材设计课堂的“听说读写”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训练思维表达能力,提升文化品位;这样,教学目标自然就“虚”了,几乎难以“检测”其达到与否,于是令人感到不“明确”,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把目标定位在诸如“千里迢迢”“金碧辉煌”“鳞次栉比”等词语的教学上,通过若干词语的讲读,让同学熟悉课文的思路主旨,然后再以这些“知识”材料命题检测,那自然很“明确”,甚至“应试”也有用。但这样一来,中学语文教师存在的价值也就丧失了,因为高中生有能力从字典、参考书、网络等渠道获得这些知识,差不多可以让教师“靠边站”了。事实上,只如此注重“知识”“应试”教学的语文老师,除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和思想奴性外,往往造成了自己在有思想、能思维的学生面前没有尊严的尴尬境地。

         我曾经对学生声明:凡是课本上能看懂的,或通过一般工具书就能学到的知识,我不会“教”,我不允许自己被当做“文字搬运工”使用;我只乐意,在自觉的“听说读写”活动中与大家真诚交流,在自由真诚的表达中训练思维提升文化。因此,在我看来,教材中的课文,无须“教”,只须“用”;甚至“知识”也不是“教”的对象,它只是作为“思维”“文化”的载体,才被纳入我的教学目标。

         当然,我无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既然被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全然不顾“应试”的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这节课也有比较“实”的目标,这就是选考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考点“筛选整合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训练。课堂上除了学生训练,我也帮他们归纳了应答这类考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勾画文本、逻辑梳理、分点表述)。但作为一种技能,必须要在反复训练中才能形成,并非教师所能“教”会的。虽然“应试”的功利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学习动力,但要让这种动力得以持久,恰恰要淡化应试的功利;否则,这种压力造成的痛苦就会窒息高中生学习语文的活力。因此,太“明确”这样的目标,反而影响应试教育环境中的语文教学。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种通过课件展示教学目标,固然可以使人“明确”,但每节课都明确展示什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做法,又未必有实效。语文课尤其是中学语文课,与其他学科比较,学科知识系统性本身似乎就不很“明确”,而那种贴标签似“明确”,只能说明教师对本语文课程本质特点还缺乏深入的理解。而一味地用“知识”来“落实”教学,就会将充满思辨和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简化成知识文本的交接仪式;这自然是我不屑的。我以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明确的更应该“虚”的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只有如此,才可能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乃至走进生活提供最基本的思维思想能力,为其生命打上先进文化的底色。有了如此的能力和文化底色,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学生不但在争名校的高考中,而且还将在争幸福的生活里,心想事成。

以上,就是我对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也许片面荒谬,希望得到你的再批评。至于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问题,我以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在课堂上也非常重视的。只是刚接手这个班,觉得教师应该更多对学生大胆质疑进行示范。而这节课最后我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威权主义”的质疑,恰恰是我给学生的示范。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形成追问的习惯;有了不断追问的过程,结论反而变得不是最重要的了。因此,就《春天的故事》歌词“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提出“既然如此神奇,为什么不多画几个圈,为什么不到我那边远的家乡画一个圈呢”的质疑,我就只能点到为止,如此模糊的“虚”,也许比明确的“实”更好。不知你以为如何?

         欢迎继续交流。再次谢谢。

 

附蔡老师的来信如下:

李老师:

        见信好!星期五下午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到高二(4)班听你的课。你上课的内容是语文必修五的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从上课的流程和学生的反应来看,这是一节原生态的课,没有特意的准备,尽显平实和智慧。

         对于这堂课,我班门弄斧,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首先,这堂课有很多闪亮点:1、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2、注重细节,教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措辞;3、充满激情;4、师生互动多,老师引导到位;5、留恰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6、讲练结合,强调学以致用;7、指点迷津:如何审题筛选信息。

        其次,把思维训练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体现在:1、课前口头作文的讲与评。特别是评价这个环节,学生的自评与他评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老师在点评时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一点很难得。2、拟标题练习与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结合歌曲《春天的故事》探讨文章的主旨,深入挖掘文章隐藏的含义,让学生深层次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这是老师独到眼光之体现。

        对于这堂课,我有几个疑惑的地方:

        第一,由于您没有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展示出来,我无法知道这堂课有没有实现了您的教学目标。因为任何教学手段或者说教学形式,它最终指向的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内容。现在我们评价一堂课时,往往关注的是教学形式有没有与时俱进,有没有新意,却忽视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当一位老师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如果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

         第二,课堂思维训练体现在问与答,思与辩当中。在课堂教学当中,你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学生也回答得不错。这里,我有点好奇,就是一节课当中,当基本解决了教学任务以后,能否让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因为学会问也是思维训练的一个内容。

         第三,当探讨《东方风来满眼春》隐藏的“威权”问题碰到下课铃声响时,能否把它作为一个作业布置给学生做?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文的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jianhuile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教学目标的“虚”与“实”
2011/9/16 16:56:00
...(游客)你思我辩。。。
...(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