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文言文教学理当如此 
2015/12/7 15:52:00

文言文教学理当如此

——观张梅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有感

 

张梅老师教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非常成功;成功不但在于同学们很不费力当场背诵出了课文,更主要的是跟着老师走进了文本情境,体会到了苏轼的复杂的情感与豁达的情怀。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以为,老师没有热衷找考点和传技巧,而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让文言文教学回归反复诵读的正途,使孩子在品读经典时获得了审美的愉悦,真切感受到祖国文字的美好。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我以为,就是以“读”带“讲”,以“文”带“言”;我固执地以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理当如此。

这节课导入以猜字游戏来激发兴趣,让孩子感受汉字的魅力。先展示“夜”的小篆体,孩子很快从其中的形旁“月”猜出了,接着老师又展示课题中另一个重点字“游”的各种义项,孩子马上选中了“从容行走”义项。如此由字形、字义来解题,非常自然地引入课文,也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表意文字的美妙。

第二个环节朗读课文。

全体朗读一遍后,教师点评,强调应该读出节奏,又展示有节奏标示的课文;再次齐声朗读后,教师让同学比较前后朗读效果;虽然效果更好,但教师又指出,没有读出轻重缓急,作者感情的起伏没有表现出来;于是提问:课文里哪一句应该读得最轻缓?一女生很快找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有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一句,教师请她试着朗读;效果不明显,再请另一男生读,效果更好些。此时前面试读女生举手表示要重读,这次效果好多了。教师请全体同学齐声读这一句后,追问:为什么要读得轻缓?有同学回答:因为这是深夜,又是在承天寺。接着全班第三次齐声课文,这次整体上都比较轻缓;教师点评说:每句都读得慢,轻重缓急就体现不出来;其实有些可以读更快些,比如表现心情愉快的句子,请大家划找出这些句子来。很快同学就划出“欣然起行”“张怀民亦未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第四次全班齐声朗读课文,轻重缓急的节奏很好地体现了苏轼的起伏情绪。

如此循序渐进地引导,通过反复朗读,孩子逐渐体会文本的情感,以“读”带“讲”,初见成效。当然,语文课的“读”,不仅是齐声朗读,而且更应该有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的品读。于是,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品读讨论。

教师首先提问:这样的夜晚,苏轼和朋友看到了哪些景物?有同学兴奋地回答:有积水,水中藻、荇,竹柏等。对此,教师欲擒先纵地先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然后再问:这“积水”“水中藻、荇”真是他们看到地吗?那同学马上意识到自己粗心,此时,教师才重点提示:“如”“盖”的意义和用法。请一个男生翻译这一句后,追问:这是怎样的景致,同学答:“清幽澄澈”。教师又问,这落实了原文中哪两个字;同学答:空明。如此以“文”带“言”,自然要比孤立的讲解实词意义和虚写用法效果好多了。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要有哪些条件,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同学读课文“月入户”,教师板书:户(门)。又追问:这是怎样的月?同学很快关注到课文第一句交代时间的句子,答道:圆月。教师又追问:有圆月,还要有什么?同学读课文有关句子;教师又追问“相与”什么意思,同学回答后,教师板书:相与(一起)。最后小结:还要同样有“闲情”的朋友。

教师再次追问:夜游之情如何?集中体现在哪些词句上?有同学答,两个“何”字;又有同学答,一个“但”字。一女生说:“欣然起行”作者情感兴奋起来,而到“念无与为乐者”处,又低落下去,等到“怀民亦未寝”,情绪又高涨起来。教师请同学第五次齐读课文,把作者如此起伏的情感读出来。尔后教师再次请大家朗读最后三句,接着追问“何……何……”是反问句,问的是谁?有同学答,也问他人,有一种自豪之感。教师赞同,板书:闲情雅致的自豪。接下展示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御史李定等人以新法诗句蔑视朝廷为由弹劾,引发“乌台诗案”。

八月,被捕入狱。

十一月二十九日,出狱,被贬黄州,充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区,无权签署公文。

又问:如此的背景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还有怎样的情绪在其中?同学回答后,教师板书:贬谪的悲凉。

最后,教师又用变换句式、添字或减字方式处理最后三句,让同学比较朗读体会情感的不同;补充苏轼自食其力地从事农耕劳动的资料后,追问:苏轼真是无事可干的“清闲的人”吗?让同学理解到这里的“闲”是摆脱了凡俗功利心羁绊的释然豁达;于是板书:释然的豁达。

如此深入的品读,代替了教师独角戏的讲解;欣赏经典的美感有了犹如同学解析几何题一般的思维愉悦,美好的文字也非常清晰地存入同学的大脑,因此最后一个环节的背诵,也就是水到渠成了。即便如此,教师还是很重视理解记忆,首先展示提示语:

交代记叙六要素的句子是?

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

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背读成功后,再加大难度,撤去提示语,重背一遍。最后拓展学过的苏轼的《定风波》展示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请全班再次背读,读出苏轼的洒脱豁达的劲儿。

试想想,如果把这样经典肢解为一个个所谓的考点,要孩子去死记实词的义项或归纳虚词若干用法,再故作高深地讲些词类活用句式比较等文言语法,置孩子于应试功利的高压之下,那么,孩子能不畏惧乃至讨厌文言文吗?因此,文言文教学就应该像张梅老师这样以“读”带“讲”,以“文”带“言”,让朗朗书声,激荡着满是诗意的少年情怀;而在一次次追问讨论中,师生互动自然生成文言文教学的一个个亮点。

jianhuile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