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崛起与教育紧密关联(下)
——读罗朝猛先生《亲历日本教育》随记
第六编 日本教育改革新路向
1
“深化日本学力测试”,旨在保障全日本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均等,以促进全日本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不少学校主动要求参加测试,因为测试的结果并非作为教绩乃至政绩,仅仅作为一种继续采用教学对策的参考而已。至于参加测试人数的不断飙升,也并非特色社会所谓的升学择校“竞争”热情之使然。
2
什么是“教育再生”,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应该界定其内涵,以免读者做望文生义地解读.。本节阐述“教育再生”有三点:第一,它是自民党东山再起的旗号;第二,重新执掌政权的安培提出新设首相“教育再生”会议制度,并把“教育再生”提到了修订日本宪法同等重视的程度;第三,以此为推手的教改,遭到了公民党的批判。由此看来,这“教育再生”成了党争议题;教育与政权如此纠缠,似乎很不正常。难道日本的教育也成了服务政治的工具?
另一方面“有人担心”这样教育改革,会遭到民主党的必然反对,“修改相关方案将遭遇曲折”;这可否理解为,权力绑架教育而引发的权利反弹呢?
3
力推“小中一贯制”“中高一贯制”等学制方面的改革,似乎都是外延性的改革,对教育内涵涉及不多,或者没有引起作者的关注,所以论述不多。有关“一贯制”,只说到其宗旨在于提高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连续性与一贯性,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连续性。至于“为了缓解应试教育的压力”,就不知从何说起,是不是日本也有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指的是以考试为唯一手段、以培养考生为目的、用升学率来标志教学水平的教育。我以为,反对应试教育,并非反对教育中以考试作为评估手段;换句话说,重视学力测试的日本教育,未必就是应试教育。
4
加强理科和数学教育,力推强化英语改革计划,中小学英语热升温;这都是日本教育关注国际社会发展进步势头的体现,也是其引领科学文化发展的自觉性的表现。
作者介绍说,工商界和学生家长是日本强化英语改革的最大推手;也就是说,这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在社会,而非政府。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学习英语,95%以上的小学对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感到满意;这也说明,英语学习的内动力,绝非考试压力。这些都与特色社会的英语教学形成鲜明对比。
5
“公开全国学力调查结果:从禁止到解禁”,在作者看来,成了日本教育从“宽松教育”转向“扎实学力”教育的表征。但作者叙述的实情又并非如此。尽管要求“解禁”的呼声不小,但权力部门起初“是持反对态度的”,后来,“在是否可以公开学校学力测试结果问题上,文部省表述暧昧”。这说明维护教育均衡,保护孩子隐私,防止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法治国家,都是权力者不敢触碰的“政治正确”的底线。然而,公布考试名次,比较名次进退,要求孩子写周记,交日记,却又是特色社会常见的“教育绝招”。
6
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聚焦学生的“学”,这才是日本教育改革新路向重要标志。
日本教师最关注的课堂目标就是学生的课堂投入。课堂上,孩子投入程度越高,投入的人数越多,教师就越开心;教研中,讨论基于课堂所发生的事实,聚焦“孩子在哪些方面学习有效,在哪些方面出现瓶颈”。如此摒弃教师“精心设计”的“亮点”,让学生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才能真实地呈现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7
“全面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一节,除了改革方向的八个主要方面的概述外,作者重点介绍了日本政府的财政预算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经费,并配套对教师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拟实行大学教师的年薪制,以体现教师参与教学和开展研究所取得成果的价值。
而“扩大大学校长权力”的改革,一方面把院系的权力上收,另一方面又与“教授会”争权;似乎只有集权了,才有力量推动改革。这好像一个悖论:改革本质上就是要放权,为权利松绑,以激发其活力;但要做到这点,需要一个初始力推动,因此又要集权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作者介绍东京大学的休学制度改革很有新意。本科生自入学起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休学,而这段时间,大学生可以到国外留学或参与其他志愿者活动。这种“休学”,其实自主性的特殊学习。
“大学设置新型本科院系”旨在培养“精尖于理科类的国际化人才”。
8
“2016年全面修订学习指导要领”,在作者看来:“是为了彻底扭转‘宽松教育’所导致的学习力低下而制定的”,也是“为应对学力低下而将义务教育年龄提前至5岁”;这是自民党当政后实施教育改革的要点。这背后隐含这样的逻辑:“宽松”似乎就导致学力低下,而要提高学力,就必须大幅度地增加教学内容和课时。果真如此,那这样的教育改革也就没有多少新意了,倒有点“只要不读死,就往死里读”的意味。
我以为:有新意的是“2021年启动高考‘达到度测试’”,日本高考要检测考生在高中所学习的内容,考查其是否具备适应大学教育的必要能力。中国高考,按招生计划指标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凸显选拔性,而不管“达到度”。这样选拔性的高考,导致了这样怪现象:一方面随着扩招的“大跃进”,录取率由先前的百分之几猛增到百分之七八十,以致如今中国的博士生之数成了世界之最;另一方面,高考又成了零和游戏,追求“人上人”身份权力的竞争更惨烈,失利者跳楼自杀或刺杀教师的悲剧已不是新闻了。
第七编 留学与游历日本随笔
1
作者深情地记述了“参与日本小学生插秧”活动。在此活动中,作为“老外”的作者受到孩子们善意的挑战;从那些充满童趣的提问中,作者真切地感受到日本儿童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当他吃着由学生辛勤劳动得来的大米时,不禁感到:日本教育培养宽广胸怀、健康体魄、富有自由平等精神的日本人的教育目标,就通过像插秧这样具体活动来实现。其实,这样的教育何尝不是“农业”、不是精心的“插秧”呢?
2
“在日本观摩协作教学”,作者介绍日本课堂上多个教师授课,既有整齐划一的集体指导,又使一对一的教学成为可能。这种协作教学主要用于英语课堂,教师可以是不同国籍的,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做到优势互补,激发学习兴趣。作者“管窥”的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以开发新的学习内容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各领域的知识、技能开展学习活动。不难看到,无论协作教学,还是综合学习,在日本都是常态教学,并非标新立异的“公开教学”。
3
留学期间,作者“两度与日本警察过招”,真切感受法治国家,公权者如何依法执政的;回国后,从电视中看到日本人在天灾面前表现出来的隐忍与淡定,又有了异样的感动,禁不住要用独特的感观告诉读者:日本何以“震”而不惧。“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这句话,不仅表明日本学校建筑最牢固最安全,而且更在说明,学校是日本国民高素质成长的地方。
4
留学回国十多年后,作者带领中国的孩子游学日本,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在他的介绍中,令我震撼的是,日本大地震后,立志成为警察、消防员和自卫队员的高中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冲击了我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惯性: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日本青年人怎么会这样呢?对此,不知那些鼓噪中日必有一战而民族激情飞扬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而我作为一个中国的教师,却为所教的学生中也不乏“精致的功利主义者”而内疚。
后记
1
一本书,一写就16年,可见作者苦心。读到此,脑幕又浮现一个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的学者形象;在如此浮躁的社会,能如此耐得住寂寞,难能可贵啊。
2
完书后,作者不忘感谢对自己给予帮助启发的人,还特别提到家人,不忘支持自己的妻子;这点更令我感动。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而男人成功之后,有的却屏蔽了身后的女人。对比之下,作者这好男人的形象更生动感人了。
3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曹书德先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书评《对日本教育的猜测大错特错了》,认为罗朝猛先生这本书,非常客观地介绍了日本近70年的教育改革,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非常大,而非一般的介绍国外教育的著书那样,发泄对中国教育的不满,总是令国人在比较中,妄自菲薄。由此看来,所谓“对日本的猜测大错特错”,当指没读罗先生的书之前,就猜想此书也是发泄不满,贬低中国的教育的;而读过之后,就应该像曹先生那样感到,日本教育也不过如此,甚至还不如咱们特色社会的教育。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两位广州的知名中学校长到美国“考察学习”,回来后,也著书《中美基础教育名校行思录》,非常自豪地认为:美国教育也不过如此,还在向我们中国教育学习,越来越重视考试,学生负担也不轻。对此,当时我就表达不同看法。当然我那样的看法,是不可能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
而罗先生《亲历日本教育》一书,我则近水月台先睹为快了。读之前没有产生过什么猜测;读之后也并没觉得罗先生的书,把日本教育说得还不如中国。对比中,我却感到日本教育确实比中国先进;我这样的读后感,未必与罗先生著书的主观意图一致。正因为如此,我也很知趣,不想发表这样的读后感。可读过曹先生的文章后,又如鲠在喉,非说不可了。于是就公开了以上读此书的随记,也不怕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