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思维的愉悦
2016/7/5 17:27:00

思维的愉悦

——观高中语文课的随想

 

这节课的课题是“学会提问——莫泊桑《项链》教学探究课”。有如下基本环节:第一,各学习小组呈现所提的四个问题;第二,评审同学评议各组的问题,选出最佳问题;第三,讨论最佳问题。最后环节讨论的最佳问题如下:

1丢失的项链是假的,对此,小说有哪些暗示?

2 小说把马蒂尔德的幻想与她家庭的环境进行对比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小说的结局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讨论完,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丢项链,对马蒂尔德是坏事,还是好事?为什么?开始两个同学发言认为是好事,因为,这让马蒂尔德在十年艰辛赔项链的过程中,寻找到质朴的自己。对此,教师大加赞赏,并板书:小惩大诫。后又有同学说:我认为是坏事,因为她很虚荣,但人的虚荣心,或者说野心,也可以促使人去奋斗,去改变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马蒂尔德丢掉项链,也就丢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此时下课铃响了,教师在“龙虎榜”上给这个同学所在组加了2分;这节课题为“学会提问”的高中语文课就此结束了。

 

这节课通过提出、推选、评议、讨论问题,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无论呈现问题的小组活动,还是讨论问题的师生互动,同学发言积极,课堂气氛热烈而不时有笑声。但从高中语文训练思维提升思想的课程意义看,似乎又不能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诚然,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是轻松快乐的,但这样的轻松快乐是不是缘自思维的愉悦呢?则值得反思。

我以为:思维的愉悦是比感性的快乐更积极更深刻的心理反应;其本质,应该是因思维达到更新或更深的领域或层面而获得的一种自我本质力量被对象化的美感。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未必是欢笑;那种仅仅因为被感染而笑点极低的娱乐,可能只是浅薄虚荣获得满足的反应,甚至是内心空虚或紧张的掩饰。因此,这节课轻松快乐的氛围,就未必能体现中学语文的课程意义的思维愉悦了。

 

按照课题“学会提问”,且“聚焦《项链》”,那么,体现本节课的课程意义的,至少应该有这样两层:第一,怎样才算“会提问”;第二,在《项链》赏析中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非常遗憾,三个环节的教学似乎都没有涉及这两层;其教学目的好像只是给了同学在“龙虎榜”上抢分的表演机会,让他们开心地笑一笑。

首先,三个所谓“最佳”问题,以思维含量来衡量,都不算最佳。

第一问,看似探究小说构思情节的精巧,但只是一个封闭性的问题,因为答案是唯一的;同学手头上的教辅资料都有标准的答案,即便他们还没有看到这现成答案,要获得这个标准答案,也只须认真仔细阅读课文即可。这体现的只是读书的态度,与思维关系不大。第二问,按照教师的说法,是探究小说的环境描写作用(这说法也欠严谨);现场讨论时,教师强调先前讲过环境描写有五个作用,回答此问题只要说出三个即可。这充其量就是用一般说辞,在给个案贴标签,诸如什么反衬、铺垫、推动情节等,其思维含量也很有限。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哲学意义上的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思维含量确乎很高,于是同学发言就没有先前踊跃了。面对茫然的同学,教师有这样的指导发言:偶然中有必然性;不丢项链,必然丢耳环,不丢耳环,也必然会丢手镯,这是由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决定的。这里除了貌似形而上的空话外,就是不合逻辑的武断(爱慕虚荣的人,像守财奴葛朗台那样,日夜守护着金子,怎么可能“不丢项链,就必定要丢耳环或手镯”呢);能构成最佳问题吗?这个涉及对小说主旨的理解的问题,课文后思考探题倒有更好的表述:

“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如果没有发生丢失项链这件小事,玛蒂尔德的命运也许不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你还知道有哪些小说有类似的“断送”或“拯救”人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事例吗?请你认真思考上面那些话的含义,发挥想象力,写一个类似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改变命运的小人物的故事。

由此对比,不难发现,提问的价值高低,有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问题有无启发性,能否为思维提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问题高度是否做到顾及同学现有的思维水平,既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触及的。然而,这节课讨论的问题,好像都难以满足这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课题“学会提问”的教学目标也就很难说实现了。

 

再说,在《项链》赏析中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小组推选评议问题的环节,作为语老师,笔者被同学请去评判他们小组提出的问题,当时笔者就推荐了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用“项链”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第二,小说议论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把你断送,也可以把你拯救出来”,其中“拯救”的是指什么?

之所以认为这两个问题提得较好,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既有启发性,又贴近同学的实际水平。第一问,看似封闭,其实还是有思维发展的空间的。对此问题,一般的回答可能是这样:小说是按照“想、借、丢、陪、明项链”发展的,所以“项链”是贯穿小说的线索,起到巧妙结构故事的作用。但至此还可以追问:

除了其结构上的作用外,它对表现主题有作用吗?为什么?

这样则可以促使进一步思考:“项链”既可以指物质功利的,还可以是指精神文化的。马蒂尔德参加舞会,戴的是一挂物质的假项链,而当时令她陶醉的虚荣心,何尝不是一挂精神的假项链呢?十年后,她赔完朋友一挂货真价实的项链,与此同时获得了真爱,她的诚实自信,又何尝不是一挂价值无比的真项链呢?如此从只关注物质功利,到追思精神文化,同学的思维自然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更是如此。如果思维局限于物质功利,那么,能想到的可能就只是女主人公“断送”了青春美貌;或者人云亦云地以为:马蒂尔德得知十年艰辛陪的项链是假后,就会感到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乃至精神崩溃。这样,当然想不到“拯救”的是什么的问题;自然也不会想到:玛蒂尔德“十年艰辛”既是“断送”青春美貌的过程,又是被从爱慕虚荣的苦海中“拯救”出来的过程。更不可能再追问:

是什么“拯救”了马蒂尔德?

有这样的追问,才能可能引导同学去关注到马蒂尔德身后的丈夫罗瓦赛尔先生,进而发现他是一个多么值得关注的好丈夫啊。为了让妻子开心,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把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笔准备买猎枪的四百法郎作了“贡献”;当妻子陶醉在成功的幸福中的时候,他却拿着一件预备妻子出门时加穿的衣服躲在小客厅耐心地等候着;妻子把项链弄丢了,他没有半句埋怨,除了失魂落魄地找得自己“面孔瘦削”“脸色发白”外,事后拿出父亲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遗产,还“顾不了下半辈子的生活”,调动各种资源,“贸然签定”许多的借约,承担了因为妻子而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由此可见,拯救玛蒂尔德的恰恰是罗瓦赛尔这无私伟大的爱!十年相濡以沫的艰辛让马蒂尔德体味到了真爱的甜蜜,这伟大而真挚的爱情,不也是一挂让她在“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的女友面前显得那么坦然自信的项链吗?

在这样讨论追问思考中,同学也许没有欢笑,但一定有思维发展带来的愉悦。

 

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却被教师忽视了;而最后一位同学发表不同看法,也仅仅获得“龙虎榜”的加分,而错失了思维发展思想提升的最佳时机。假如这节课的前面两个环节不为了课堂的热闹而占去三分之二的时间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追问这篇小说中更有价值的问题:

虚荣心与自尊心有何区别?

教师可以首先启发同学思考:虚荣与自尊都追求荣耀而获得被认同与被尊重,但两者追求获得的途径心态一样吗?通过讨论思考,也不难归纳两者有如下区别:

第一,是不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按照合法途径获得成功和荣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合法途径去获取成功和荣耀的,则是自尊心的表现;否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

第二,有无内在的自信。自尊者坚信自己被人认同尊重的形象,是靠自己的美好言谈举止所表现的内在精神气质,而不在外在的物质的时尚华贵;反之,则是虚荣心。

单从第一点看,是不能说,马蒂尔德借项链获得成功是爱慕虚荣,因为追求被认同被羡慕,这是人之常情,她借项链,也只是透支自己将来的实力,没有不合法的。但从第二点看,她因为自卑而被流社会的文化风气所裹挟,以他人的荣辱观为时尚,缺乏自信;因此,内心空虚,追求外在物质的浮华,这确实是爱慕虚荣。有了这样的分析,就容易发现:说马蒂尔德得知真相后会心灵会遭受巨大的打击,完全不符合逻辑。因为当初面对巨额的债务,她都能“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主意”,而十年艰辛中,丈夫与她患难与共,让马蒂尔德理解了真爱,内心日益强大起来了,正如前面的同学说的那样,她已经找回了真实的自我;这样自信的马蒂尔德,怎么可能精神崩溃?

精神崩溃论,暴露的恰恰是论者思维的低幼化;而低幼化的思维,表现在人云亦云,停留在感性直觉的表层,不善追问;既无力界定概念的内涵,又不能质疑判断的真假。如此没有思维愉悦的折腾,也被视为时尚,导致中学语文课堂上空洞概念“满天飞”,真假判断“脱口秀”。而中学生写作表达假大空胡编乱造思的维低幼化倾向,又与这种以抢答娱乐取代思维愉悦的时尚不无关联啊。

 

 

jianhuile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思维的愉悦
2016/9/21 11:20:00
mhmin66隔了几个月再读一遍,感觉又不一样。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讲授课文是没有思辨的,是因为我们缺乏思辨能力。
mhmin66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