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读懂”与“读通” 
2016/7/5 17:41:00

“读懂”与“读通”

 

一节以“理解命意,读懂文本”为题的高三公开课,这让我想起,前不久有人问我如何才能教会学生读懂古诗词的事。当时我回答,我自己都不敢说读懂了古诗词;这样回答,令对方有些不解,以为我是卖关子,其实不然。也许他所谓“读懂”和我所说的“读通”是一样的意思,但我却认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读懂”指对文本要表达或可能表达的内容等理解了。而“读通”首先是指理解文本的逻辑性,即能贯通文本前后内容;其次是指文本表达的与自己的文化积累和生活体验等发生了联系,进而引起共鸣,触发感悟。因此,这节定位“读懂”的课,在我看来,连“读通”也未必做到。

这节课第一环节,罗列了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考题涉及古诗词,并进行归纳分类,再根据应考经验,推测今年可能会选择借景抒情类的诗歌命题;接着教师与同学讨论如何理解命题意图,读懂诗作本身。教师很自信地告学生:读懂这类古诗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抓住诗作中“感情词”、“动作词”等。于是这节课就进入了中心环节,展示2015高考试题新课标Ⅱ卷古诗词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9.

残春旅舍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它相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尔后就第9小题,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残春”“恍然”“禅伏”“酒冲”等所谓的“感情词”、“动作词”;再进行讨论,教师千方百计把发言引到既有的答案上,最后似乎也就水到渠成——展示答案: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如此也就算“理解命意,读懂文本”了?一首诗,仅仅抓住几个所谓“考点”,然后归纳几条解题诀窍,再把这诀窍“教”给学生;而学生再凭依这些诀窍,就“读懂文本”了。这是不是太自信了?这种自信大概是建立在现成的“参考答案”上吧;因为从讲读中,看不出教师真正“读通”了这首诗,更何况“读懂”呢?

首先,这首诗,前后如何贯通,教师没有涉及。艺术作品,尤其是诗作,其逻辑思路多有跳跃,而这跳跃形成的“断层”,恰恰为读者提供赏析再创作的空间。读者只有充分调动积累和体验,通过联想想像,填充这些“断层”,文本才算“读通”了。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积累和生命体验等不同,实现“读通”而进行填充的形式自然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同的“哈姆雷特”,都必须缘自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哈姆雷特”;这是艺术再创作的原点。从文本的原点出发,拓展各自的思维,是“读通”基本要求。

然而,就其一点不及其余地讲解“考点”,挑出几个关键词,视其为抓手,就真的能“读懂文本”?我很怀疑。事实上,对韩偓的《残春旅舍》教师没能从诗作原点出发,只是根据应试的功用,捡起几块意象的碎片,却没能拼接出完整的意境图景。

此诗作于唐朝将亡之际,表达诗人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希冀唐朝还能老树新枝,自然也希望自己有再创辉煌的机会。因此首联状写残春旅舍之景,景中有情:虽是残春,但一夜春雨后,天终于晴了,恍惚中“我”也很清晰地忆起当初被昭宗重用的情形。因此,情绪为之高涨,于是颔联描写的景致也充满了乐观自信:树上的花须飘落,恰好有蜂儿抱着,池面的柳絮流行,却因有鱼儿吹着。这残春的景致因为有了蜂儿鱼儿的努力,免去了飘零之苦,沉寂之愁;此情此景,恰恰是诗人当年在朝中有贵人相助的得志之形的象征。接着颈联就状写自己当下的行为:坐禅以克激愤之诗情,喝酒以浇悲戚之块垒。这激愤与悲戚自然产生于诗人“流徙闽地”的现实,但若仅仅发泄如此情绪,这诗也没有什么新意了。诗作的新意恰恰在于,诗人能化现实的“骨感”为理想的“美感”。读不到这一点,也就很难“读通”其尾联所写的想望:洁身自好,远离浅薄的世俗诱惑,坚信不远的将来,朝政定会复兴,自己也大有作为。可见,整首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豪情,而仅仅抓住颔联中几个所谓“感情词”“动作词”,就说这首诗表达的是悲愤愁苦之情;这大概是没能“读通”的肢解吧。

其次,这首诗与学生的关联,教师更没有提及。如果要说有关联,那只是应试的关联。平时启动学生来读古诗词,教师说得最多的话是,古诗词是必考的,而且分值增加了;课下学生说得不少的话也是,如果不考,谁会读这古诗词。古诗词赏析,其实就是审美,它原本就应超越功利,可如此功利,怎能获得美感,又何以“读通”呢?倘若能超越(不等于放弃,而是更好地)应试,那么读古诗词,也就很好“玩”了;能“玩味”出与自己生命体验相通的意义。

一般地说,古诗文与现代人的生活毕竟有很大距离,这也是难以“读通”的重要原因。然而,距离可以产生美,而且再久远的诗词文本,都燃烧着作者即时的生命激情,而无论古今,作为人,普遍的人性,总能让彼此产生相通的思想情感,这就为今人“读通”古人提供了可能。

现在的中学生,当然不会有韩偓那样“流徙闽地”的挫败,也未必有“禅伏”“酒冲”的豪情,但成长的烦恼,升学的挫败,又总是难免的,即便现在没有,谁又能确保自己生命只是直线匀速运动呢?因此,何以化解烦恼,怎么处置挫败,如何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成长的正能量;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心结。带着这样的心结去读《残春旅舍》,就会有所触动;而触动,就可能打通心结;心结一打通,也就标志“读通”了。这样“读通”了,也就会获得独特的美感;读古诗也就不再是应试的苦役,而将成为独特的生命享受。

 

先生早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所说的“会意”,应该是我所谓的“读通”;而其“不求甚解”,又大概如同我之不敢说“读懂”吧。由此可见,读书只要能“读通”,就可达到“欣然忘食”的境界,获得超越功利的美感,因此也就更加“好读书”了。相反,面对客观文本,没有“不求甚解”的谦卑,而自以为是,且以一种“读懂”身姿居高临下;那么,古诗文教学就容易变成应试功利的压迫,而僵硬的“考点”“诀窍”灌输,必将浇灭孩子读书的热情,窒息生命鲜活的思想。对此,为人师者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jianhuile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