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了的blog

用户公告
时间记忆
<<  < 2024 - >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最新回复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 日志:917
  • 评论:115
  • 留言:8
  • 访问:137814
“课堂”能否“翻转”
2015/9/4 10:05:00

“课堂”能否“翻转”

——听上海专家“微课及其翻转课堂”讲座有感

 

袁专家从“理念”到“方法”再到“实践”,用翔实的课例,把“微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阐述得非常清楚,给了我颇多启迪。按照我的理解:她所谓的“微课”及其“翻转课堂”,是现代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引发的一次教育改革;针对的是班级课堂教学难以顾及学生的差异而很难做到因人施教的问题,是对近代工业生产追求效率的产业化教学模式的颠覆,追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了实处。然而,“微课”似乎只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许因为如此,那么多课例竟然没有一个语文学科的),“翻转课堂”也不过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较好地实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因此,这样的教育改革能否全面推广,或者说“课堂”能否“翻转”,似乎还须先解决如下的问题。

第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指导思想。“课堂”要“翻转”,现行的班级组织教学乃至学校管理将受到冲击甚至解构,而当前的中国,学校还是必须坚守的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教学很大程度也还是政绩工程,这些能被颠覆吗?“微课程”“翻转课程”理念背后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能与崇尚集体主义国家主义的特色理论兼容吗?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从家长到校长都非常看重升学率,教育似乎只提供了竞争权力身份的平台,让所有的孩子都变成考生,在统一的书面考卷上,通过呈现“记住”的标准知识,去争夺名次。这类似零和游戏的竞争现实,怎样让极大满足个性化成长的“翻转课堂”去适应?无论家长还是校长能否“翻转”权力部门制定的“游戏规则”?敢不屑关乎孩子前途命运的统一的考试吗?

第二,师资水平现状。要翻转课堂,首先要“翻转”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但现在的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只是自己谋生手段或权力,远没有成为实现自我的事业。在这种现状下,让教师放弃教学主动权,岂不是断送饭碗(知识就是金钱,在 “卓越”的课外补习风气中已是颇有含金量的至理名言了)?

其次,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有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制作精美的微课视频;而像流水线上工人一般的教师拿的也差不多是“计件工资”。在如此现状下,怎样激发其有兴趣热情去“翻转课堂”?

再次,即便上述两点都不是问题,但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精准切分,做成一个个精美的微课,之后又如何将这些切分后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以便孩子形成学科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都是严峻挑战。现实中,又有多少教师能够接受这样的挑战?

还有“微课”似乎只局限于知识点清晰的“求真”性的学科,而像语文这样偏重“崇善尚美”的学科,且不说那些必须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形成的能力如何“切分”,单是学科潜移默化的价值取向美感情趣,能通过“微课”传授吗?

第三,学生的学习动机。专家那些“微课”“翻转课堂”成功课例,都有个前提被预设了,那就是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热情。然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孩子,到底有可以自主多少?其学习动机产生于升学压力,而长期的功利压迫,他们普遍缺乏学习热情;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许“微课”“翻转课堂”可因其新奇令人热情奔涌,但这仅限于传授知识甚至只是应对考试知识的教学,能让激情燃烧多久?当初课件替代板书,也曾激情蓬勃过一阵,可如今不也在“回归传统”的呼喊声中冷却下来了吗?

如何超越功利,让读书学习镶嵌在孩子成长的历程,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追求;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让孩子获得学习的能力,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应当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提出上述问题,并非要否定教育改革。任何教育改革,都应发端于教育现实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应当是“微课程”“翻转课堂”本身要义吧。作为一线教师,我以为,就应直面现实问题,借鉴他人的做法,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就目前孩子升学“亚历山大”的情况,教师可以自我加压去制作精美的“微课”,让孩子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化解难点,突破重点;另一方面又不应无端挤占时间,把“课堂”教学的内容都“翻转”到课前,强迫孩子“自主”。像语文教师,未必要亦步亦趋地制作“微课”,却可以把孩子们听音乐、刷微信、读杂志、聊天等不自觉的听说读写,“翻转”为课内自觉的语文学习,以减轻孩子负担,又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这不也就“翻转”了“课堂”吗?

 

jianhuile | 阅读全文(56)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Re:“课堂”能否“翻转”
2015/9/9 17:23:00
shan2008本来,不加审问地对舶来品拿来就用,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
如果在美国,我一定会做翻转课堂!
shan2008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课堂”能否“翻转”
2015/9/7 22:35:00
yoyo深刻,透彻,“冷眼”微课。
yoyo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