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吴非”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那本守护了我们教师尊严的《不跪着教书》的作者。《致青年教师》是一本教育学论著。以往觉得这种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太深奥,看得很累但收获甚少,有的书甚至刚看几页就翻不下去了。但是当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它的目录很有人情味,(本书共分六辑,每一辑里面都有若干篇文章,这些文章题目很多比较贴近我们的日常教学,比如……),看到这样的文章题目,感觉作者好像在和读者们话家常一样,不禁让我有兴趣继续深入阅读。书中描写的数不清的案例有一些都是曾经或者现在正发生在我身边的,于是,对这本书更凭添了一些亲切感。捧着这本书,就好似在和一位资深的老教师促膝而谈,很喜欢他的文风,语言实在而且充满思考,笔调犀利而不失温情。他的思考总是能深入教育的骨髓。很佩服他怎么看现象谈问题就能那么一针见血。
《致青年教师》不是一本普通的教育随笔,而是作者吴非用他三十多年的心血给教育的未来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作者主要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理想和素养。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仅两年的青年教师,我边读边对照自己的教育过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和吴老师存在很大的距离。
书里的故事都是他亲历的,恰恰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让人发现了不为人重视的“常识”,正如他说的“学校无小事”。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学生?怎样对待自己的事业?怎样发展专业素养?怎样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在吴非的文章里是那样的鲜活、具体,发人深省。
回顾《做个有胸襟的老师》这篇文章,我更加深信: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我们要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读《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一个发生在我本班的故事。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前我们班有个叫黄名萱的女生要移民澳大利亚,学生们和我商量要为她开一个小型的欢送会,“多情自古伤离别”,本不想把欢送会搞得很伤感,为此班里的同学还特意订了一个大蛋糕一起分享,但在同学们向黄名萱同学送上离别的祝福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可能是由于我比较感性,也可能是被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所打动,同学们一句话都没说就静静地看着我,那是到目前为止我唯一一次在全班面前掉眼泪,事后想起这件事我还觉得自己特别丢脸,为什么要把气氛搞得那么伤感。但是看了吴老师的这篇文章《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之后我改变了之前的看法。正如吴老师所说:不要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要担心在学生面前流泪,如果这一切有利于他们人性的苏醒。倘若你竭力掩饰,有可能会被学生误认作是冷漠,也有可能会让敏感的学生也去学习克制和忍耐。把你的爱,你的悲伤和失望,甚至你的恨,都真实地袒露在学生面前吧。
作为老师,我们还应该珍视自己的专业。很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上学期高中部的张伟老师向我们展示过他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围绕着某个知识重点或难点进行讲解,浅显易懂,在我们对微课还一知半解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动手尝试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并且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这应该源于他对本专业的热爱,像张伟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了教学的乐趣,也获得了生活的乐趣,相信给很多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由衷敬佩。所有的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
读过这本书的老师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不要急》这篇文章,里面说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好多事,都不要急。想来真的是很有道理: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艺术家经常要用一二十年完成;欧洲有些著名的教堂,建造期长达一二百年。现今的“中国速度”,三天建一层楼,百层高楼一年完工的新闻,也常能看到。而这些建筑再过五百年能不能成为经典之作,就很难说了。这些年盖的楼,往往刚造好就被批评,不但丑陋,质量也很差。同样,教师的工作,很大意义上也是留给未来的。至于我们的劳动价值,可能也得让后人去评说。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
回顾《不能让学生认为我们不认真》这篇文章,我一直深深反思我自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不认真?吴非老师的几句话“我宁可让学生认为我的教学水平差,也不愿意他们认为我不认真。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水平不够,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学态度不端正,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这些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我更加明白了我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做。
让我特别感慨的还有另一篇文章《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常有教育专家引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听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这句豪言最早是谁发出的,究竟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的,不清楚。从鼓励教师面对困难勇于实践的层面说,这句话也许有些道理。的确有教师把一些被社会认为不可救药的孩子培养成了合格的公民。但是吴非老师认为如果就此批评教师没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那是对教育的苛求,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对教育的误解。他认为教育本身是科学,既是科学,就不可能有“绝对”;既是科学,也就存在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也必然存在我们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也就必然存在目前我们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既是科学,它也将允许失败。另外,如果把这句话的逻辑移用到其他领域,比如医学或者行政管理工作上,谬误肯定会显现出来。因此,对于某些教育真理和名言,我们要多思考其中的逻辑是否合理。
接下来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大家知道特蕾莎修女吗?证严法师呢?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共性?她们都是慈善工作者。吴非老师给第六辑取的名字是“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其中一篇文章里引用了一段西方人的话:“如果你的麦捆遗落在地里了,那就不用去找了。你已把它留给了流浪人,你已经把它留给了贫弱者,你已经把它留给了捡麦穗的孩子……”吴非老师说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把这样的仁爱教给学生。的确,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有能力、有余力的时候学会帮助别人,学会“留点麦穗在田野上”,实实在在地做个好人,那真的是一件好事。
读完这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对细节的关注。他对学生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关爱自己刚出生的婴儿那样体贴入微。如果说这本书论述了什么教育原则,那就是“处处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的未来。”在他的书里没有一句空话,一切关爱都化为无声的雨露: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高分要醒目地打在试卷头上,不及格的分数悄悄批在末尾;对学生不是“一碗水端平”,而应想方设法找后进生亮点;叫学生去办公室谈话却说“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生怕单亲家庭的学生受伤害,在不得不涉及离婚问题时,不忘轻轻带一句“其实离婚率高也可以看成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有重要的决定,他会说“去问问学生是否同意”;甚至,连“教学楼里有多少洗手间”,怎样让如厕问题不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在他的考虑之中。他用得最多的词就是“不要伤害学生。”
我今天读书报告会的主题是:一盏不灭的灯。优秀的教师就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学生前面的道路。我们想要当这盏不灭的灯,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曾经有家报纸访谈结束时让吴非老师描述一下“理想的教育”,他的回答是:“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的待遇。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能吃到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父母听……”
合上书页,默默回味着吴老师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都折射出吴老师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融入心中的同时我也被他的理想深深感动,他的经验为我们青年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青年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愿我们今后能用行动和理想教着、学着、思考着、努力着、幸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