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聪明是一点一滴的积攒 
2010/4/15

聪明是一点一滴的积攒

——听W君的《好嘴杨巴》后的随想

 

W君讲授《好嘴杨巴》一课,着重设计了“感受方言”、“重点研读”、“拓展写作”“深度思考”四大环节,这种架构的设计,体现了W君不唯教参、不落窠臼原创精神,体现了W君在“用教材教”的努力和探求,值得推崇和借鉴。但仔细琢磨,完全可以锦上添花。

关于体味就“津”味语言:儿化和“嘛”字,从学生的朗读看来,把握住并不难。如果能够从体裁——故事本身的口语化特色进一步解读,效果可能会更好。虽然是口语,但作者老辣的驾驭功夫,还真有颇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如第一自然段的“既是老板又是伙计”和最后一段的“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对照起来读,味道就会多起来;“绝活”——“别人明知道也学不来”、“跟写字画画差不多”,是经验、是感觉、还是境界,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之一种;府县道台“难题就来了——”、“费尽心思”、“哄得高兴”、“琢磨三天,难下绝断”、“一齐称好”,这等屁事(不好意思,粗口了),难道不是活生生的“官场现形记”么?“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靠这样的方式在这种场合透出明白,喜耶?悲耶?我们还可以或必须悲悯地看:“咚咚咚叩得山响”、“一定痛改前非(非,是什么?)”,根据当时社会的规则和潜规则,还可以进一步归纳成这样的等式:脏东西=碎芝麻=傻瓜=骂官=有罪,看到这样的非理性强盗逻辑,小人物的生存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逼仄困窘!

引入普京故事,是教学设计的闪光点,但只用于拓展写作,似显浪费。这段文字恐怕并不以描写见长,它透露给我们的信息还包括:公民与臣民(西方与东方)社会的区别,这就为思考确立了一个出发点。设计中的“深度思考”,应该可以在此处“深”一下,并要告诉学生思考的具体方法、路径或案例。作家冯骥才这些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著有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灵魂不能下跪》。故事中的杨氏茶汤,大概也可以归到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但仔细想想又不可如此简单附会,故事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杨氏茶汤的工艺,而突出杨氏那张“好嘴”——可以“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有这张好嘴,杨巴是“幸运”的,也是侥幸的。如果他那天碰上的不是李中堂,而是王中堂或其他什么堂,又抑或李中堂正好因小老婆的事情正郁闷着,换来的恐怕就是一声大吼:“欺官(君)大罪,拉出去砍了!”杨巴再有好嘴也只能死翘翘了。在中堂们看来,砍死杨巴们与踩死一只蚂蚁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一句话,杨巴聪明得令人辛酸!这是身体与灵魂下跪的标本,存下来,是为了呼唤公民社会的早日到来。

如果有一天,你在长安街碰到温老爷子,你用手中两块钱换来的作早餐的非转基因玉米棒子换来他老人家的表,而且并不战战兢兢,那么,现代化也就实现了、公民社会也就成熟了。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聪明是一点一滴的积攒
2010/4/15 17:06:00
jianhuile用这样的文本对初中生进行公民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但我以为还是点到为此的好。语文教师不应干政治教师的活;倒是感受方言韵味,应该是语文教师份内的事。所以,我很赞同,此文前面的分析。
jianhuile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