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在高中教师年终会议上的发言
2013/2/18 11:24:00

     深度教学:走出高中教学困境的根本路径

 

一、         困境

成绩提升幅度问题(相对中考入学成绩);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大,班级氛围不浓,抱怨作业太多等;教师困惑:已经够努力了,但学生成绩并没有提高。

 

二、         什么是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是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针对深化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的主要观点: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知识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深度教学是由知识的性质和内在结构决定的。

深度教学是一种完整的教学;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它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深度教学是针对教学的表层化局限性的一整套教学策略。其原理是强调教学目标的结构性;其特征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其过程是要处理好教学目标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事实”到“意义”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

我的理解:

1、              它是能够唤醒灵性、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的教学;能够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改变(发展性)的教学;能够取得高考好成绩的教学;有学术功底有教学个性的教学。

2、              这套理论或许可以作为编制导学案的“顶层设计”(李宏成老师提议),因为推行导学案只解决一个形式上的问题,如何撰写编制高水平高效益导学案才是实质性的问题。

3、              对学生而言,以教材形式呈现出来的知识形式知识体系(网络),是外在的,也是陌生的,与本能直观是相反因而也往往是异己的。教师其实充当了沟通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这种桥梁作用,如果只是教教材,知识就只能是外塑性的被动的,只有内化之后,知识才有意义才是力量,否则,知识只能是学生的敌人——是其本能的敌人。

知识要内化,教材呈现出来的知识就必须整合加工,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形式,以便能够高效快捷地形成主体性知识。现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看教材似乎都看得懂,但一做题目就往往出错,这说明,学生并没有达成真正的理解,也说明应该有另外的文本去帮助学生增进理解并且建立理解与否的客观标准。而这种整合加工的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         如何达成教学的深度

1、              对教材的处理的基点:学科观和学科教学观的意义

上次我参加培训时,郭老师为我们全班同学布置了一道作业:用一百字表述你的学科观和学科教学观。看似平常的简单作业,要准确表述还真有难度。之所以有难度,是因为我们平时往往只把眼光盯在教材、分数、考试之上,很少作出形而上的思考。而对学科作出形而上的思考又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针对卡通画、碎片化的留有大量空白的新教材,如果没有一个能统领教师所有课的灵魂,往往就流于低效而不自觉。

 

市调研时,一位老师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整节课大致的结构就是在填空——课文的五句话——“父亲”是个(       )的人。比如,第一句话,要学生去说,然后老师填上那个空:体贴。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来说:大家都统一知道了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体贴的人之后又有什么价值呢?广而言之,天下的父母一般对子女都是体贴的,只是体贴的方式不同而已。由此可见,这样的问题是一个浅问题甚至是一个伪问题。为什么要学这一篇文章或者学了与没学这篇文章应该有区别的?在文本中生成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有专业深度的。许多年前,一个对语文颇有研究的化学科组长听了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后曾经对我说:你们的语文好教,只要能认字有教参就行了!这句话当然难听,但对我却是一种警醒,因此我在备课时就不得不考虑:备出专业味道来!

 

上次鲍老师说到备某节课准备了50余张PPT,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而且更令人困惑的还是:劳神费力学生并不一定买账啊!教材简单抽象或者繁难、PPT多,需要有高层的精神或理念导引下的切割取舍,不可能有与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便宜事。而这种各学科精神和理念,应该可以概括为学科哲学,比如《历史是什么》《化学是什么》等等。各学科的哲学概括,能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帮助。

 

据媒体报道,近年中国高中生参加美国的STAT考试,很难超过2000分,以前流行的所谓中国学生基础扎实的说法也逐渐受到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并不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比如,语文一般强调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对其背后的“思”却往往不太在意。其实,决定听说读写的关键是如何思考。而当下流行的“创新”,往往也停留在口号的层面,因为如果不强调逻辑(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知识的积累,创新就是没有灵魂和血肉的僵尸。我们常常提倡:用教材教,但对于用教材教什么,往往理解不够透彻。简单地说,就是用教材教会学生,在学科的范畴里思考、评价、选择、判断、表述等等。所以,不论什么学科,必须教会学生用学科思考问题,而且是思辨性的系统性的思考问题。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就应该有一个潜在的目标:通过教材,让学生学会思辨!(其实,使用教材是有四个层次的:教教材;用教材教;用整合的教材教;用自己的教材教。我们暂时退而求其次吧:用整合的教材教。)

 

2、              用智慧处理作业问题

上次高三期末分析会,李老师为一件事烦恼:学生不愿背诵古诗词名句。现在每天早上检查,很辛苦无奈。既然是名句,应该的状态是,不用强调,学生不知不觉就记下了。因为其话语本身就有一种美丽和魅力。所以,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时地强化这些,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记住这些是有用的。今年元旦学生活动的前一天,校长给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为教学楼楼柱上写一副对联,我写的对联是:岁寒春不远问园里谁惜千金一刻,书香意无穷我吟百啭千声。我所用到的语言材料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组合排列进而完成任务。说这件事并不是卖弄我写得多么好,而是说明要学生记住诗词名句,你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是有用的,是文化的血脉,是生生不息的,哪怕是应景装点门面也是有价值的。

 

诗歌,作为一种话语形态的高级形式,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有其特别的效果,比如它的高度浓缩,是其它话语形态难以替代的。前不久北方遇雾霾天气,这其实是自然界(老天爷)对片面追求GDP的一种惩罚,但官方是不会轻易承认的,于是,网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幽默感和想象力,在网上这样描述或评议: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鼻子!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飚。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带口罩,惜一罩掩面,白画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我们不得不佩服网友的才华,嬉笑怒骂之间却有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透过这种话语形式,显得更有力量,同时因其戏谑效果,传播起来更快捷。

题海茫茫,苦海无边,题目是做不胜做的,因此,有两个问题必须思考:一是抽象意义上的,题目究竟是什么?二是理解某一个知识点,究竟要几道题目且这些题目如何分层?简单地弄一本练习册把作业布置,在今天是不行的了。当然,学生作业做不完,不仅仅是布置太多,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做的太慢,做得太慢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深究!

 

3、              关于分组学习、合作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立足于学生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理念和认识。一些学校在这一点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昌乐二中271模式就是一个典型:所谓的“271”,是基于这样的经验、事实或者判断: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看,学生自学20%能懂,小组学70%能懂,教师讲解10%;从师生在一节课所占的时间看:教师讲解20%,学生学70%,小结10%

 

要做好这一点,有一个前提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自治向善能力或潜力,利用其优点甚至缺点(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前不久杨艳君老师的班有一节班会公开课,我认为上得非常成功。在这节班会课上,孩子们展示出来的状态,尽管有些稚嫩、甚至胆怯和粗糙,但你不的不佩服这些孩子是有灵气、有才华、有能耐的。总之,一节课下来,给我们传达出来的是正能量。我们这个层次的高中生,不太可能很全面,但你可以抓住其某一个好的方面让其发扬光大。比如,某生可能暂时还写不出一篇完整的优秀作文,但他可能能够写出有闪光点的一个段落或几句话,我们就应该从这些闪光点出发,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积累多了,往往就能够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出来。

 

高一年级有老师提出分组设想,这是非常好的,可以借鉴昌乐二中的做法。当然不是照搬,照搬是会水土不服的,我们可以摸索,把别人的经验校本化、个人化。总之,一定要改变,变比不变肯定要好。新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合作学习,要合作,就要有一个载体,不然,合作就很容易空泛流于形式的。

还有系列问题,比如集体备课、评课议教主题发言人制度、文本化研讨等问题,有待以后探讨。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在高中教师年终会议上的发言
2013/2/19 19:04:00
jianhuile(游客)反复拜读,很受启发,也产生很多的问题。最突出的有两个:第一,成绩是什么?是考分吗?尤其是你说的内化为个性化系统化的知识和文化(思维、思想等)的东西,怎么用考分能量化吗?第二,在如此功利化的社会氛围中,有几个孩子真正对我们老家伙奉为经典的东西感兴趣?如果没有功利的压迫,他们还会读古诗吗?(你写的对联确实很有文化,但真正有几个人能读懂,喜欢?)也就是说,在应试教育(本质是反教育)的背景下,所谓的深度教学如何开展?
尽管如此,我以为你的思考非常有价值,我很赞同你的思考,也希望有机会与讨论的。
jianhuile(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