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校本研讨课引出的三个问题
2013/12/12 16:46:00

校本研讨课引出的三个问题

 

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同伴互助的一个重要平台,校内公开课是提升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正如当下社会上许多改革都是被倒逼的一样,我们的课堂改革也是被倒逼的。如果没有学生及家长需求的日益提升,当教师的就凭一根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可以打遍天下,那该多爽啊!这让我不禁羡慕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哪位念叨“其贡包茅”的哪位老先生,背下了些许“经典”,就自恃掌握了“宇宙真理”,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传道、解惑、授业”了!遗憾的是,世易时移,客观世界并不是如同中国人主观假设的那样。世界的本质就是变易,所以,“需求”的改变,必然引起“供给”的改变,世界就是这样忙碌起来了。既然竞争是宿命般不可避免的常态,主动进攻可能就是最好的出路。作为民办学校,只有提供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服务,才能获得生活资源生存空间。这个空间有多大,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而质量取决于课堂品质,课堂品质如何,可以通过公开课的形式来表征、表达和表现。

 

一、     教什么为何重要?

 

教什么似乎不应该成为教学问题的,因为有教材教参有中考高考,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直观想象:给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但实践操作中并没有这么简单,即使给了教材教参,我们碰到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教材。

教材之所以要处理,重要的原因是教材文本呈现的往往是知识的一般、抽象形态或者是相反的零散形态。对学生而言,它们很可能就是外在的异己力量,这些东西要与学生心智建立联系,其间需要媒介,在这点上就体现出教室的智慧和作用了,这就是“导”本原依据。这样面对一篇课文或章节,教室首先要审视这篇课文或章节:这是什么?

 

初一文言文《虽有佳肴》一课,大家都知道是文言文,但用作教材,备课时还有必要审视:它是什么?因为除了该文本的本身意义外,我们还必须弄清并界定它的教材意义。从本质上看,它近乎是一则警句,所以,就算要把它背诵下来,也不是很难的事。问题是,背诵下来,究竟有什么用?这才是设计后面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要“探究”的内容。不论课文的教材意义如何界定,一个基本的测量应该是:老师教过、学生学过之后,与原来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一定要在他们的心智上能够生成点什么。

由此可见,仅仅背诵是没有用的,在当下,课文本来不是用来背诵的。它是用来传达知识、陶冶性情、砥砺思想(维)的。信息爆炸,文本无穷,博览群书只是个诗意幻想(没有必要?)。作为选来作为教材,编者的本意肯定是:眼观课文、心在文外。这样课文的阅读才有意义,也正因为这个目的,课文的阅读,一定是深度阅读。所以,授课时的问题不能停留在“这篇短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之类的简单问题上。因为这类问题很容易回答,从课堂上学生很轻易就找到“教学相长”的答案就看得出来。更深刻的问题是,教与学为何能够相长?有没有不相长的教与学?初一的学生显然不必去深究所谓的“教学原理”,他们只关心他们当下的是什么,所以问题可以这样设置:你通过教会同学某道具体题,你对这个知识点有什么更深入独特的理解?如前面所述,该文近乎格言警句,不是完美的论文,是经验,当然表现了古人的智慧,但不是金科玉律,从今天的立场看,显现的毕竟是原始思维,并不是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换句话说,文本中的话语虽然好听,但其间的“破绽”也有不少,比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学过之后不仅不知不足,反而觉得琐碎烦心累人,只有学到了一定的境界的人,才会感觉到自己越学越无知;教过之后也可能没有困惑,管它嘞,先摸几盘麻将再说!这就说明,即使是格言警句,它的成立也是有条件的,不能把或然、偶然、未然当成必然,不能把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或者相反。

 

一位教师在谈及目前使用的教材时,曾经纠结于现在的教材不好用的问题,这就更加凸显了处理教材的急迫性。学生教材不好用,如同打仗时武器不好使唤,这种情况下,要么换武器,要么自己改进武器,既然大家均要求使用这个武器,最现实的可能还是自己改进这个武器:填补教材空白。教材编者之所以把教材编得碎片化、卡通化,他们的本意可能就是要求教师去重组、去整合,去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去填补去生成“另一本个性化教材”(以形成所谓后现代知识观?)比如物理,要的是生成张三物理、李四物理、王五物理(当然这些不同人的知识有相同的结构与价值),也即结构化、网络化、个体化的知识。所以,当在“导学案”中,我看不到教师对教材章节知识的理时,我就有一种担心,抛开教材学生到底将依据什么来学习这门课程?

总之,一个文本是否与学生心智建立了联系,主要就看学生是否能够对文本进行“话语转换”,处理教材就是要建立这种联系、促进这种转换。

 

二、     怎样教能够事半功倍?

 

在课堂上呈现学生学习经验(分享)和学习障碍(摆出问题),应该是新课程课堂建设的一个要义。课堂上教师满堂灌,根源上是对学生不信任,因此备课时往往有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假设:所有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或这个知识点是不懂的!把这个假设当成授课的起点,自然就遮蔽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点究竟是哪个节点对学生的理解构成障碍?是不是有一种技术或者方法能够观察到学生对教材的“前理解状态”?从这个前理解状态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是不是可以事半功倍呢?

 

我开学初向高二老师推荐的《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一书,就是能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中,“发现”并直观呈现学习障碍,这种理解障碍,应该是备课授课的基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观点才能够成立。

 

锁老师的《信客》一课,设计了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品读赏析等等环节,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但想在40分钟之内面面俱到其实是不可能的。一节课下来,似乎问题多而杂乱,蜻蜓点水,思维停留在一个平面上。如果直接从为信客写一篇墓志铭这一个单独的问题出发引申生发,估计效果更好。顺便八卦一下余秋雨,此公年少进梁效班子,中年赶上文化热,晚年据说出手商业改制或重组,如今已是亿万富翁,虽然不能因人费言,但这些我们不能漠视,好在有了网络,让我们把不忏悔的余秋雨等人看得更为清楚,所以他的文章、他的文笔不再神秘。如果哪位有心,弄一本他的作品,与他斗智斗勇,去一去“语文教材化”,还是蛮有意思的!

之所以提他,我想引出对的话题是,无论是读课文、析教材、还是做实验、讲练习,我总希望课堂上要多一点轻松幽默、多一点笑声愉悦。就算是智力活动,如果老师以知识代言人、布道者的姿态出现,是不是会影响传承创造的效果?

 

再者,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在课堂仅仅诉诸于听觉,远远是不够的,学习需要必要的工具帮助理解,比如笔记本、草稿纸等等,除竖起耳朵听之外,还要动笔写:演算、画图、推测、列表、仿写、改编等等。蔡玲老师的课,是不是可以以那几次改写为中心,通过变换比较,通过诗歌本身的时空跳跃与组合产生的容量(想象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美丽,甚至感受到本原的未曾断裂的汉语的特殊美丽和风华?至于余光中写创作心里之类,把寻找的理由和路径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找寻即可。通过动笔,或演算、或改写等等,无非是让学生的思维外化、物化,教师适时捕捉到某一点,引申生发,学生思考过程思维状态就自然呈现出来了。能够看见自己的学习过程,才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也是学习上的元认知的作用与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看见发现自己智慧的力量,就可以避免和改变“苦逼”的被动学习状态。

 

三、     如何操作更有效果?

 

校长说有的老师仅仅为了罗主任点名才去听课的,我想如果流于形式,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去做表面文章。上公开课,就要其作用,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公开课活动,开展课例研究,构建成长生态,本质上是情境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所以,以后这样的活动要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把过程文本化,增加参与度,呈现每一节公开课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高评课议课的理论水准,使课堂变成效率课堂、魅力课堂。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校本研讨课引出的三个问题
2013/12/18 7:54:00
zi jia(游客)有效就是可行的。
zi jia(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