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意蕴和操作范例 
2014/10/8 2:58:00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意蕴和操作范例

    ——《课堂的革命》读后札记

 

这是一本培训机构负责人于他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写出的书,但通篇看不到培训项目或具体培训技术的书,是一本一本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革命从而超越培训的书。

 

我们知道,要把本三的学生聚拢在课堂就已经不容易了。我校高中就提供了大量的本三生源,因此,从我们的高中生学习状况,可以很容易推断出一般本三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一点上,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一样的。但本书作者沈思,从改变课堂操作入手,利用“师生平等对话”的利器,营造出特有的“魅力课堂”:

一个学生从厌学变成乐学的课堂;

一个学生从自闭变成自信的课堂;

一个学生从网游世界自觉回到现实的课堂。

 

作者沈思的做法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核心的就两大招数:分组学习、写课堂日报。这两招,就革了传统课堂“我讲你听满堂灌”的命。作者的操作颇有成效,其成效取决于作者对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深刻认识。在实践中作者认识到:

 

“只是中国学校一成不变的传统课堂和新时代的学生不相适应,影响的学生的成长,所以,要想改变中国教育的落后状态,推动中国教育前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传统的课堂。”

作者从界定人才的定义出发,100%相信中国的学生都很优秀,“差的是学生成长于期间的课堂环境。中国学校的课堂环境差就差在一成不变,远远地不能满足生长在新的社会、成长于新的时代的学生健康成人、顺利成才的需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课堂环境(软件平台、农场)有三部分组成:

1、          课堂文化(基础软件、土地);

2、          课堂教学模式(中间件软件、耕作方式);

3、          课堂教学内容(应用软件、肥料)。

   作者的教育理念,与中学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甚至更彻底和更具操作性)。在以上三要素中,课堂文化是课堂环境建设排在首位的要素,也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师生关系、学生之间两个关系的不同定位,形成不同的课堂文化。教学模式关系到学生大脑的发育模式,关系到学生大脑思想力的强弱。他总结说:

   “育人必育心,育心在课堂文化;育才必健脑,健脑在课堂教学模式;知识和技能等课堂教学内容,是育心健脑的道具。”

 

    从事的是教育培训的作者,思考的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普遍性问题,比如他对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的实质就是这样一针见血:

    “因为学生的沉重感不是学业即教学内容造成的,而是—40分的课堂文化和—35分的教学模式造成的。换句话说,学生的沉重感并非来自教什么、教多少,而是来自怎么教,更来自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定位。60多年来不下50件的减负政令,件件针对学业即教什么、教多少以及学什么、学多少,没有一件触及教学模式即怎么教、怎么学以及课堂文化即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的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业负担沉重是现象,文化包袱沉重是本质。”

   “身体累是表象,心累是真相。”

   “教学内容多是表面现象,原生态的课堂文化以及刀耕火种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本原因。”

 

   我们往往把业务的提升放在知识的存量上,但知识是无涯的,庄子说过:以有涯求无涯,殆矣!以前我并不知道“殆”什么,读了这段话,应该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课堂文化、课堂教学模式上来。

   与其说作者在搞短期就业前培训(在书中你基本上看不到他们究竟要培训什么,因为这并不重要),不如说作者在用思想和智慧在办教育,他创新课堂文化,把教室办成了“育心堂”,创新教学模式,把教室办成了“健脑房”。

 

    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养成了三个宝贵的文明素质:一是主动精神,二是团队意识,三是写日报的习惯。而所有的这些,通过两项具体操作——动态分组和写日报来实现。

   所谓动态分组就是,学习小组并不长期不变,根据项目调整组合,分组是为了讨论。组长民选。我们也在分组学习,于此不一样,我们的分组,往往是静态分组,一次分组,一劳永逸,不再拓展,不在重组,不随学习的内容不同而相应调整,所以分组就流于形式而名存实亡。

    作者的分组学习和写日报之所以成功,更基于他先进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了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新课堂模型:

1、          一个中心——育人。育人重在育心,育心重在培养自信心。

2、          两个基本点——激发智慧,激活思想。

3、          三项基本力量——体力、心力、脑力。

4、          两个基本准则——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务。

5、          三个基本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合作起来互相学习,让学生开口说话。

6、          五个文明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交友习惯、观察于思考习惯。

这样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作为他所有教学行为、活动的支撑,在于它本身的直接、简便、易操作。

 

   本书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写的课堂日报(3个月,每人每天一篇,记录一天中课堂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平均2万五千字,共150万字。):具体写什么,没有规定;怎么写,没有框框;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粗细雅俗皆可以,字多话少也无妨;既不会给日报评分,更不会比日报优劣。

 

   其实,作者更高明出在于:日报是师生沟通或对话的桥梁,其闪光点,在学生袒露真实想法,更在教师认真的点评回应:

如例:

   素朴、本真,尤其是教师的点评,在我看来,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的物化和显现。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强调三维目标,因此我们就往往在教学目标上生硬的添加成“三维”目标,在课堂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载体。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并不以知识的形态呈现,属于“道”的层面,是没法“教”的,只能“传”——涵泳、养护、践行、体验等等。而没有载体,目标的抽象表述也就成了点缀或装饰甚至画蛇添足。

 

在老师的这些点评和回应中,是很显现教师的功底和素养的。或延伸发挥,或画龙点睛,或激活唤醒,或评议指正,总之及时捕捉到学生身上哪怕是灵光一现的东西,侃侃而谈,纵横恣意,不拘一格。通过学生写日报、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互议互赏,师生之太间、生生之间就形成了交心的平台:有碰撞、有激赏、有评议,可诉苦、可聊天、可幻想,能撒野、能张扬、能创意,在砥砺、在思索、在探究,人的精神世界在交流中空旷扩大,人心在此得到温暖、安抚或者补充能量。

 

书中的此类案例,尽管显得单调(因为是短期培训),但有很强的操作性,如果把这些方法一直到我们的班级、年级,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性加工使用,一个班以10位老师50个学生计,如果以周同为单位,每位老师一周大约点评回应10位同学的周记即可。实际上,我们很多班级都在要求学生写周记,只可惜我们的周记只是班主任看看,写上一个“阅”打发回学生,并没有让周记升值进而发挥其教育作用。

 

总之,本书给人的启示是:

1、                 要有一种恒定的、系列化或结构化设计来作为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解决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实际上就解决了学生精神动力的问题,基于此,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总是有意降低数理化的内容,而加大文史哲、艺术、体育等课程的容量。

 

2、                 绝招就是:常规做法+一点持之以恒的超越。相信学生,就象相信你自己,换位思考,不以自己的理解简单替代学生的理解。

 

3、                 攻心为上,攻题次之。高考必须做题,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会做题就够了。而实际上题目是做不胜做的。再聪明的老师,也基本上猜不中高考题的。即使是做题,也应该挖掘题目背后的东西,题目的背后,有知识体系的依托、有相关理论的支撑,同时还有话语方式的表述等因素,这些,往往超出了具体的解法。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意蕴和操作范例
2014/11/25 16:13:00
jianhuile此文我反复看过几遍,还是不甚了了。博主的介绍,似乎突出“课堂的革命”的两点新意:第一,重视课堂文化;第二,持之以恒坚持让学生写课堂日报。可是这两点,似乎本身就很没有“操作性”。“文化”大概指课堂的氛围,如何营造,就相当难;其核心是孩子内心的价值观念,这不是一两节课,甚至一两次的说教就能奏效的,且不说教师本身的文化观念怎样。至于写课堂日报,处于应试竞争中的孩子,就更难静下心来做,怎样形成这样的好习惯,我很茫然。希望能有更为具体的指教。
jianhuile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