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逸仙精神烛照  沃土重构梦想
2014/10/8 3:26:00

           逸仙精神烛照  沃土重构梦想

 

   历史上的中大附中,创建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峥嵘岁月,在沧桑中砥砺了风骨,积淀了传统。1993年中大以民办机制复办附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文化精神再次激励着我们创业、求索、提升和优化,二十年过去,已经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在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也获得优秀等级。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因此我校的特色定位是:逸仙文化 博济教育

大学校园本来就是一方精神沃土,深处其中,办一所与大学品牌相匹配的中学是我们不言自明的理想和追求。逸仙,孙中山先生,伟人手创的大学,文化精神山高水长,这是对求真、向善、尚美的基本价值尊崇、践行和弘扬。厚重的文化传统、优质的文化基因,是我校逐步形成办学特色的扎实根基。

 

1、       特色学校内涵阐释

博济:博洽多闻,济美成人。

博:《论语.子罕》有言:“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洽:知识广博;济:《左传文公十八年》有言:“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济美: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19世纪末,正式在博济医院,中山先生开始了他最初的革命生涯。所以,“博济”一词就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具有文化基因的关键词。

复办以来,我们有一个朴素的愿景:附中学子走出去有别样的精神气质!气质不同,那是因为学养、教养、理解、精神世界乃至境界的不同。这种特质,就是立足于逸仙文化精神、立足于大学文化背景之上,立足于师生对这种文化精神的创造性理解、转化、运用和个性化策划、设计、实施之上。

当前,社会在转型、在突破瓶颈,这个过程可能伴随着焦虑、冲突、挣扎、纷乱、迷惘等等,反映在中学生身上,就是刚刚过上富足生活不久的我们,往往就是生活上在消费上追求成人化、而在思想上低幼化,消费文化、娱乐需求不期然形成一种遮蔽;加上多年急功近利的工具化教育,很多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狭小,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萎缩,而成长的过程需要向上向善力量的导引,这样,才能不断强化自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综上所述,博洽多闻,济美成人的内涵是:借助大学的人文理性之光,唤醒附中学子的自主思考力、理性行动力,弘扬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的文化精神,浸润陶冶、潜移默化、知行合一,从而达成体魄健康、人格健全、学业精进、特长突出、独立思考、具创造力的培养目标。

 

2、       特色定位优势:

 

1)、赓续传统、开启未来

    历史上的中大附中与中山大学同时创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奋发图强,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学子中,有黄耀祥、邓锡铭等多位附中老校友评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003年,与附中有血脉渊源的华师附中、省实验中学、复办后的附中一起,举行了中大附中校史《雏鹰展翅趋鲲鹏》一书首发座谈会,原省委书记任仲夷题词:“发扬中大附中的革命传统,培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优秀人才。”厚重、光荣的传统,在今天就必然演绎为厚重的责任,尤其在重新创业的阶段,更是战胜困难的导引和支撑。

 

2)、共享资源、开拓眼界

   地处大学校园,教育资源得天独厚。每年新生进校就开展“发现中大”的活动,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的博物馆、实验室、名人故居等,一些课程或活动要利用大学场馆举行

   更重要的是,我校开设的专家教授讲座课程,10多年来,每月开讲,大学的院士、长江学者、著名教授(也包括华工、华师、广大等高校)多人来校讲座。通过这些讲座,拓展了视野,冲击了思维,启迪了智慧。

同时,还与大学生科院、地环学院、信科院建立联系,其师生辅导我校师生开展科技活动项目,先后开展了红树林淡水驯化、珠江水质监测等项目并获国家级奖项。与中大本科生、研究生的交流合作更为密切,近年,与中大团委共建项目:云梯计划,本科生、研究生定期来校开展科技活动。

 

3、整合智慧、开发课程

    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10多年来我们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已经开设了多门多层特色课程。到目前为止,我校特色课程以“基础外语知识的学习、数学文化拓展+文化主题活动体验+特色活动开展”为端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设有三种类型的特色课程,供学生入学时自由选择。

    之所以从语言和数学等工具学科为切入口,一方面因为一个人面对混沌的世界,有了这两个工具,世界就会慢慢的清晰起来。在这个特别的年龄段,有必要播撒一些种子下去的,这也是文明文化薪火相传的必然规律。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就超越了单纯的考试或者分数的意义,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需要考试的,另一方面语言作为理解文化的基本工具,在特定的年龄阶段能够而且必须激活!而且,语言也是思维的媒介、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学习,能够增加对文明文化的体验,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融合,从而形成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以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为主的心智结构、知识网络和实践技能。

    这些课程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从具体的分数、考试甚至课本引开,从更广阔的视角、更高远的层次去发现学习的意义,收获学习的技艺,吸取成长的精神力量,构建理性的心智结构。

 

4)、策划活动、开设平台

与特色课程相联系,我校特色项目活动是特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多年的不断提炼与整合,现已衍生出以下五大特色项目活动:一年一度的MIT科技夏令营活动;感知异国文化主题活动;运用外语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活动;“行万里路”国外游学活动;与国外姊妹学校结对子活动。

同时,我校科技节、艺术节系列活动每年相间举行,用一个学期的世界,各开展20多项专题活动。在我校看来,这些系列活动,既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也是历练、实验或者精神远游。

如果一所学校只把眼光盯住分数和考试,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我们并不否定作为测量的分数和考试,而是试图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它们,艺术或审美就为我们从高处关注分数和考试提供了可能,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着力来升华学校。在审美的领域里,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且作为个人教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可以为一所学校构建、添加或阐释其存在的意义,因为有了艺术,学校便因为有灵气、有生机、有内涵而获得特别的精神气质。

同样,科技节系列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活动体会科学精神,领略科学奥妙,培植科学素养。在我们看来,科学素养并不等同于科学知识或科学技能,还隐含着道德修养、文化情怀或者精神气质方面的意味。所以,所有的活动知识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载体,通过它们获得力量获得超越性支撑。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成长的软件。学校是涵养精神、建构心智的地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自我要求、自我塑造的手段,人的本能、惰性甚至劣根性,不经由文化的熏染陶冶、整饬修饰,常常是会导致被动结局甚至是致命弱势或者创伤的。所以,校园是成长的苑囿。在这里,师生能够发现快乐、创造快乐、体验快乐、享受快乐。经由特色学校建设的历练,我们发现并赋予学习本身、成长过程更丰厚更敦实的意义,在这里我们期待有:眼界的拓展与跨越,思维的历练与砥砺,精神的满足与愉悦,心灵的丰盈与飞翔,境界的超越与升华。

文化校园,我们诗意地栖居!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