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高三半期小结发言稿
2014/11/26 16:35:00

用逻辑思维解决面临的问题

 

       无论人生还是考试,每个人都必然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心态是什么?归根结底,心态是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什么样的思考是正确的呢?很多人往往以这样的模式去找寻答案:“我以为......”“我相信......”。但用这种模式找到的答案,往往又得不到认同甚至是错误的。黑格尔有句名言: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所以,只有对问题进行逻辑思考才能够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路径或方法。

 

所谓逻辑思考,意味着理性思考、把握本质,意味着缜密、系统、有条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考时条理明确、客观,内容毫无矛盾。而客观,是人人都能接受,无法否定。思路太主观或太跳跃都不可取的。

 

前不久我们一些同学写了一份《建议书》,我提及它,绝不是要翻老账进行批评。我把它当成一道语言知识应用的试题,想从语文及逻辑的角度指出其中思维上的破绽或不周全的情形。首先,从全文看,既然是建议书,关键点应该是“建议”,所以文稿就要明晰表述自己的要求。但这一点并不明显,要阅读者自己去猜测归纳,这是不行的,因为这不是文学作品。其次,睡眠不足本来不是因早操跑步造成的(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只要是规定了起床的时间,或者睡得很晚等,即使早操不跑步,还是睡眠不足。而不证自明的道理是:一个集体,尤其是军队和学校,都要相应的规定作息时间且要早起的。这是其本身的性质、任务决定的。至于其中说及的跑步死人的事,那是自己在编一个稻草人吓人,学校早操跑步,速度不快,运动也不剧烈,会有这种意外吗?即使有意外,肯定与跑步没有直接的关联。广州马拉松的意外,与学校早操晨练,完全是两回事,不能等同视之的。再次,结尾一段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类,从话语的得体的角度上看,属于“语言不得体”的问题,因为与“建议”毫无关系,使画蛇添足的部分,应该是多余的。

 

虽然有上述种种不严密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些建议书这种形式,因为这也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沟通或者释放。但建议是否在理,就要看建议是否符合逻辑。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进入紧张的高三复习的一种焦虑,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面对。我以前说过: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是自己跟自己的搏斗,也就是一个“本能的我”和“理性的我”的搏斗。本能的我可能是:好逸恶劳、趋利避害、能躲则躲、能拖就拖, 但理性的我就会告诫,这样是不行的,因为人要成长、要提升、要超越,这样才能塑造自身,才能担当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文化是禁忌,纪律是约束,从本能看,谁都不喜欢约束,但从理性上看,如果没有这种约束,情况肯定更糟糕,人就会没有向上升腾的张力!正是因为人的寿命一般不超过百岁,而且生命不可以复制,所以这就激发人们能够向死而生!胡适说过:即使是人生如梦,你也要把这个梦做得更好一点、更美一点,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人在集体生活,意味着每个人都交出一点自由,以获取更大的一种自由。这时,自己的本能就必须妥协!从这个意义上看,约束不是对立面,而是促使我们跨越升腾的原动力。

 

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睡眠不足之类的问题只有另想其它理性的办法。比如:提早睡且保证睡眠的质量,到了晚上11点后,不再做题、不再玩手机;中午保证休息一小时;星期天睡个懒觉、不再看书让大脑休息放松等等。很多同学习惯晚睡晚起,但高考必须是在白天进行的!而且早起是克服惰性的一种方式,所以有“一日之计在于晨”的俗语,这其实也是人们在实践过程总结的经验和智慧,自然有它的道理的。

 

李嘉诚的司机将要退休,李嘉诚念及他为自己服务30多年,就像给这位司机200万港币的支票,可这位司机却推辞说:不要了,跟了您几十年,一两千万还是有的。李嘉诚奇怪:你每个月只有几千块工资,怎么就存了那么多?司机告诉他:跟您外出时,您在电话里说某某地块可能升值、某某股票可能上涨,我也就买上一点,积累下来,就有了那么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同学在一起朝夕相处,必然就会互相影响的,因此,同学之间互相激励,互相正面激励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在教室学习、建立学习氛围的重要原因,人塑造环境,反过来,环境又塑造人。而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是由每个师生用心塑造出来的。既然是“用心”,那么逻辑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研究者指出:学会了逻辑思维,人生有章法,说话有营养,做事有条理。从考试的角度上看,试题的答案,本质上是你面对问题陈述的解决方案。所以,题目中的题干或者关键词是你思考的逻辑起点,然后是解释、说明、分析、阐述、论证。所以答案必须明确、清晰,思路也不能在中途发生跳跃,要能够连成(至少)一条线。复习是一个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比做题更重要的是(学科)思考。通过考试,要发现自己面对考点的问题所在,而且要清晰地界定自己的问题,并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复习才会是有效的。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高三半期小结发言稿
2014/11/26 17:31:00
yanqinxi(游客)会听话的学生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启发。
yanqinxi(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