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关注学习痛点 课堂深度切入 
2016/5/24 12:45:00

关注学习痛点 课堂深度切入

——公开课(听课)应该引发思考、讨论和改变

 

每所中学都有公开课,但这些公开课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除了示范、引导的意义外,能够引出问题、引发思考讨论的公开课同样是有价值的。

 

一、     引发思索、讨论和改变的公开课

 

公开课作为一所学校的常规活动,也很容易流于形式的。而听课又要做统计,于是可能就变成改作业的另外场所,久而久之,听课就变成了价值不大的工作应付,只是“六个一”统计表格抽象数字。这样的上课听课,价值不大。

媒体、搜索的便捷,对“传授”知识的部分功能已经被替代,学生对课堂相应产生新的需求、新的期待。这些新的需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依赖教参、练习答案、网上下载教学设计或PPT、我讲你听的操作模式自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句话,教师所提供的“供给”(供给侧)要改革。

 

前不久我随堂听了一节高中政治课(讲授我国当下政党制度的),老师大致的步骤是:播放了《建国大业》的视频片断、讲述历史背景、投影八大民主党派领导人画像和政协徽章、列举政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等等。整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独白”,并没有作必要的纵横拓展。关于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宪法和法律一般都作了硬性的规定,教材也只能作一般性的陈述。但这些往往与学生身边能够接触到的、直观的印象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就需要老师去填充。我们知道,广州每年的两会,其透明度和议政水平在全国应该是走在前列的。用这些身边的材料,正好应征了以上制度设计的独到之处。而国内外的大选,也是一个观察的时间窗口。虽然政治制度改革似乎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可能不好讲或怕讲错,但作为学理上的一种探求思索,不去非理性谩骂攻击,提供一个思考的立足点或思考路径应该是适宜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日见报端、文件的一个话题,什么是深化?一改谁痛谁得利?当下体制的历史惯性和未来趋势,可能暂时无法给出标准答案,但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求,也许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虽然日后不当官但这些问题与自己的权益密切相关且意义重大。抽象的教材,泛泛的解读,很难达成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深度理解。总之,设置一些思维挑战,学生就不会觉得课堂枯燥抽象。

 

 

高明的老师往往能够凭经验或直感判断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的障碍,判断出学生做题出错的关节点,这实际上是老师熟悉学生学习过程的结果。就我们一般操作而论,如果我们备某个知识点的课,假设这个知识点是所有的同学都可能不知道,那么泛泛的过一遍是最省事成本最低的做法。这就没有顾及到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备、当下迫切需要什么帮助和解决什么问题。没有针对性,讲了跟没讲差别不大。剩下的可能就是抱怨:我都讲过三遍了,你还是不知道?这就应了熊焰教授那句话:你讲一遍他就不明白,你讲三遍他肯定更不明白了!问题恰恰就出在“讲”上——泛泛而讲甚至照本宣科,仅诉诸于听,效果可能并不好。我听一些理化生的课,老师们常常把一些实验做成一个视频让学生看,我边看边想,科学上的试验有很多是不会成功的,把动手换成视觉,虽然简便,但是不是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因为即使是实验失败,可能也能够教给学生新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同样重要。

一节课的容量毕竟太小,40分钟能够达成的目标完成的任务毕竟有限。因此,很多时候,教师必须是眼在教材,心在课外。我浏览外国的教材发现,它们每个章节的后面,往往有一个延伸阅读或操作或观察的链接。这实际上是告诉读者,关于此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可以寻求到另外的帮助。很多复杂性的知识点,回到原点、回到本源、回到本身,你才能理解得更透彻。理科生学数学、学物理往往排斥哲学,从本源上看,它们与哲学最为密切——当然不是只含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皮毛的哲学,而是对时空等基本根本问题的假定、思考和推导。

 

 

二、     课堂的深度及其乐趣

 

当下中国的卫生洁具市场肯定有堆积如山的马桶盖,但因产能过剩就是卖不出去,因此去日本旅游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买马桶盖。虽然后来证明马桶盖是杭州产的,但产地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新(多功能)马桶盖的“刚性需求”。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迪是:要瞄准学生的学习痛点,制造并引领学生学习的“刚性需求”。没有哪个学生入校主观上不想学好的,尤其是经过考试录取进来的。学着学着,为何就落下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痛点太多!一次次打击,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能够坚持12年,我们是不是要敬佩这些孩子?因此,减轻乃至消弭学习的痛楚是我们教师必须做的工作。

上述“高明老师”的做法,似乎很多又不能复制。正如学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样,教的方法也同样需要适合教师自己才最好。但凭经验凭感觉又并不可靠,所以,直接拿来加工改造是比较快捷的。前不久校长送了我一本佐藤学的《教育方法学》,就是一本很好的“母本”。

 

本期公开课我听了小说《项链》的阅读一课。Z老师采取美国教育家《教师怎样教,学生才会提问》一书介绍的操作方法。但因为该书只是介绍一般性的方法,简单移植,学生问题必然五花八门。如果老师对问题的专业性引导不够,会就影响到问题的聚焦,也就无法深度切入实质性的问题。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小说阅读,对问题的界定和解答就自然有一种专业性的要求,否则就会泛泛而论,甚至无法评论。因为学生面对文本首先只是从直观、为数不多的经验甚至本能出发,只要能够深入走进文本,所提问题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漫无边际,又注定会没有课堂效率。课堂上的阅读,与平时天马行空的自由阅读根本不同。其中的一点就是要部分的解决问题或提供分析(讨论、辨析或解决)的基本思路。所以教师在学生所提问题之上,就要有评述(议)这个环节,而且这个评议一定要体现语文的“专业性”,也即站在小说阅读(也包括高考考点)的基础之上议专业性的标准判定学生诸多问题的价值——哪些是真问题,那些是伪问题,哪些是语文问题,哪些是其它学科或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体现语文的专业性要求,政治老师、历史老师或者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可以根据教参照本宣科讲的头头是道,那么,还要语文老师干什么?当然政治老师、历史老师甚至数学老师等其他老师都可以解读《项链》,但他们的角度肯定与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讲的不一样。(这不仅是Z老师面临的问题,也是本人面临的问题。我用此法教高一导师制学生,也面临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或无问题提出。后罗主任推荐《如何学习》一书,读后觉得更为明晰。)

 

      我曾在初三随堂听了几堂课,几乎课堂上多有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提出异议甚至质疑,但好些时候学生的异议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或重视(甚至误会认是“挑刺”)。其实这应该是求之不得的教育契机,是展示教师教学智慧的关键节点。哪怕是挑刺,也比对你的课堂冷漠要强,何况那也许是学生喜欢你,在乎你,他才追问你甚至“纠缠”你,千万别浪费这种好事!

 

记忆、理解、创造三者是我们通常说的智力。核心是理解力。一个知识点是否理解了,一个客观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样,从语文的角度上看,学习的问题就是一个话语转换的问题(中大校友北大教授陈平原有一篇关于语文是学习之母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找来一读)。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发出这样的指令:请同学们再读下段文字。类似的指令其实是不明确的。作为教材文本,一般学生早就不止看过一遍,问题是,他们看过了也就看过了,看了也是白看!因为他们常常不带思考、不带问题、不带目标去看,这样也就无法提取文本信息。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无法看到教材文本背后蕴含的意义。如上述,对教材的阅读很“特殊”,它与平时的一般性阅读不一样,它的特殊处就在于: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联想、想象(猜想)、评判、质疑、推导、生发等等,是过去经验与未来生成的连接、重构与建构。所以说,比读更重要的是思,比思更重要的是写,比写更重要的是用。

 

上个月伍主任把他同学龚志民老师的两本大作《高中语文教学手记》送我了,我已经读了1.6本左右。这是位读书入骨的高手(在深圳能够教出高考语文第一不是偶然,是定数)。他把自己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变成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目标的载体。在他看来,“手记”也许并不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而是演绎人文精神并书写自己情怀、诗化自己生涯性灵的媒介。所以他的一个学生在书的封底这样说:“自从上了高三,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语文课!”这就告诉我们:没有痛点或者能够化痛点为美梦(建构精神世界)的课才是好课。

当下,我们老师最烦恼的问题之一可能是生活背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泡沫文化、消费娱乐影响,精神世界逼仄,被手机绑架、被游戏俘虏、被明星牵引。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浅阅读、浅理解状态:急功近利,浮躁,眼里只有试题,试题即世界。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是:不会或者懒于思考!或者情绪化思考:一张口就骂人——典型的理性的缺失!这些现象,反证了课程对心灵、对健康心智的构建有多么重要。如果每个学科能用学科优势吸引住10个学生,以此作为建构心智、建构理性思维、科学思维的基点或抓手,所有的学科加起来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合力、向心力,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就很容易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     评课的专业化、文本化和灵活性

 

1、听别人的课,反思自己的教和学

公开课并不一定要示范或者演示,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听别人的课,思考自己的课堂”。我听了一节高三的古诗词复习课,我思考的问题是:古诗词复习的时间意识。作为老祖宗心灵的结晶,诗歌这种语体,是话语的一种高级形态。而“古”是一个很模糊的时间概念,各朝各代呈现的“气质”很不一样,其诗歌呈现的风格也不一样,笼而统之,对阅读和解题都增加了模糊性。

2、公开课生态的建立:互助、内在需求、习惯

让听课变得有意义,开放的心态很重要。在此权威被解构的年代,理性、包容、互助、共享尤其重要。学校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课堂魅力。作为民办学校,课堂必须让学生牵念,让家长停选择。

 

3、教师的文本化生存:水准、风度(格)、尊严

如果说教学活动本身,可能有需要“权威”(主导),但建构它,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修炼探寻。话语是人们存在的方式,所以生存文本化有特别的意义和力量。

4、能够引出问题的课也可以算是好课。

如果没有压力上课,可能才是一种常态。所以,开设一些公开课作为引出问题、引起讨论或者争议是有意义的。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