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搜索
请正确填写你要搜索的日志:
合肥一、六、八中三节古诗文复习课引发的思考 
2018/1/4 9:41:00

在碎片里寻找原点

----合肥一、六、八中三节古诗文复习课引发的思考

 

初秋,在海珠区发展中心带领下,全区高三备课组长来到合肥市,考察了合肥市的三所顶级名校的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备考情况。三校精准备考、科学备考的局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所听的三节语文古诗文复习(第一轮)课,谈谈引发的思索。


三节课,一节是试卷讲评,一节是试题拓展,一节是诗歌语言的理解与把握。三节课的共同点是,借助阅卷系统,精准发现学生学习过程(答题过程)的漏洞,或者让学生答题的思维破绽直接呈现在黑板,教师就共性问题深入挖掘和归纳,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但细品三节课又各有千秋,由于切入点的不同,教师风格与学养的不同,带给我们的不同的思考。


我们知道,教师讲解试题所本,一个重要的前提往往是知道了标准答案,由此出发,自然很容易发现学生答案的不足、漏洞或疏忽。经由老师的讲解,学生也较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掩盖的问题往往是:当学生又面对新的陌生的古诗词时,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读不懂!所以,如何让学生读懂陌生的古诗词时复习最关键的一步。


合肥市一中的高三老师正是从这一点入手作了有益的探索。她从诗歌的语言特征入手,总结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凝练性、含蓄性等特点,试图让学生把握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能更快捷准确地理解古诗词文本。毫不讳言,学生的古诗的阅读经验,往往只能建立在初高中教材的一百多首阅读基础之上,这一百首诗歌,尽管均是名篇,也像撒落的珠子一样分散在从初一到高三的各册教材之中,而且,作为一种汉语的话语方式的诗词,是历朝历代中国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留下的文本汗牛充栋,且不同的朝代呈现不同的风貌。虽然高考命题文本取舍范围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在技术上采取了一些所谓降低难度的措施,很多中学生还是视古诗文为难啃的骨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古诗文与现代文是两套毫无交集的体系,看不到它们内在的血肉关联和承继关系。


所以,如何在中学生经验中的一百多首古诗文的基础上梳理出有效的知识系统,考验着语文教师的智慧。他们面临至少几个困境:诗词量多;诗学体系并不严谨;欣赏文本繁杂;艺术技巧说不完道不明,等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就难免有狗咬刺猬的尴尬。


就中学生掌握的和应该掌握的古诗文而言,当然只能是最简单的。但所谓最简单,其实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最切近的办法和出路,根据《考试说明》、《课程标准》,似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诗词话语方式本身入手:首先是对所学的一百首诗词从话语方式的角度进行梳理,以盘活存量。这就必须借助诗学理论(性)进行归纳梳理,学者葛兆光写有一本《汉字的魔方》一书,对诗歌语言有深入浅出的探讨,可以提供操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就要注重迁移性练习。要让学生认识到两点:诗歌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语言;古今诗词话语本质一致,量多但也相对话题集中(山水诗或与自然景观相关居多),许多诗作甚至是古人当时写就的短信,只是这种“短信”因时空阻隔形成了文化密码,阅读即解码。


    从样板试题入手:上一年的高考试题,无疑是最好的模拟试题。通常的做法是对照标准答案寻找与学生所练答案的差距。但这种操作往往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低效做法。既然是研究题型,肯定要研究此“型”的基本模式,包括命题者意图的揣摩、立意的基本路径、题干表述模式等等。合肥六中的青年教师,在此作出了纵深的探讨,他把上年的一道古诗文题隐去一个重要的注释,然后学生学生读懂这首古诗。没有这条关键注释,学生一般都会误读诗作的。换句话说,就是对高考试题进行变形推导,从另外的角度认识高考试题。


      书店里各类诗歌欣赏的文章多如牛毛,但从欣赏学角度且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理论性著作却凤毛麟角。无论是文本内容还是形式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读懂文本均有指导性价值的。因此,找到欣赏学的依据,避免胡思乱想的无序无效。比如就表现手法一项,就足以让师生云山雾罩的,似乎并没有人说清晰道分明的。但对中学生而言,分出个基本的类别还是有必要的。学者易闻晓的《中国诗法学》中的一章“表现手法的诗学史”大致分成五个类别:赋比兴;叙事缘情;山水咏物;意兴象境;以文为诗。分类归纳,尽量把学生储存的碎片化认知串成一个整体,对精准答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归纳学生的答案文本特点入手:三位老师课堂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学生答这类题,最大的不足是回答不精准,往往会漏答一两个方面。板书,实际上是让思路直观呈现,写下来才能清楚发现究竟缺少或弄错了那一点。从抽象的意义上说,试题是某一问题或情境的假设,而解题就是提供解决问题或阐释情境的方案,因此,在语言的表述形式上也同样是有要求的:清晰、完整、流畅,等等。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高大上的话语方式,作为一种美的载体,古诗文的教与学,应该能够唤醒内心的诗意、灵性与智慧的。如果仅仅是机械般的做题,文本拆成冷冰冰的材料,与其原本的教育目标只会越来越远。

 

longfeipeng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