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研究中提升创新精神
以前评价学生学习的三个指标依次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现在资讯科技发达了,随时可以在网上搜寻大量知识,三个指标顺序则应该调整为态度、能力和知识。其中的态度,我认为首先应是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欲望,有了欲望,才会萌发动力,付诸实践,提升能力。
近几年来,我校科技教育在电脑机器人制作、电脑绘画以及科技创新项目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评比中,2015年有11个项目立项,2016年有15个项目立项。在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2015年获得第30届青创赛市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获得广东省一等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通过这些项目专题的研究,学生创新精神提升,探究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
每次参加大赛之前,我们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答辩”,邀请老师作评委,选手们逐一上台陈述,老师们则提出各种问题和建议,非常认真。
在选题方面,这些项目很多来源于生活,提升于生活,如陈子瑞和石翔宇同学的《一种带标尺可视型管道疏通搜救神器》,是他们为了帮助同学寻找掉到下水道的手机想出来的神器;杨珺同学《单片机控制的花园智能喷淋系统》则是为了解决家人长假外出时自己的宝贝植物如何浇水的问题。
虽然这些看起来很家常的项目,但用的研究方法却可是很科学的,如《华南沿海鱼类体内汞差异探究及健康风险分析》,李劲尤同学三次出海,分别收集了14种常见鱼类,采用氮同位素测定方法,运用了质谱联用仪等仪器;《三角函数在汽车自适应防炫目技术中的应用》,王天俊同学通过数学建模,利用三角函数优化防眩目技术定位算法,并将多眩目光源映射法用于提高算法执行效率,再考虑挡风玻璃实际形状的最大容错补偿法研究,提高防眩目技术的实用性。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些项目,需要查阅很多资料,既要有搜集知识的能力,还要有创新的思维,既要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要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仍是那句话,同学们今天的项目和成果,可能仍略显稚嫩,但这些小小的项目专题研究,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科学研究的启蒙,学生从中的受益,不可估量。
注:本文为校本教材《科创,我思故行——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优秀科技论文、作品荟萃》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