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初中同学微信群组建后,同学间的交流显得格外火热,初中三年是人生最懵懂的三年,大家似乎百无禁忌,无话不说。近日,一帮老家同学又要聚会了,他们计划将去某家,理由是他家有刚捕获的斑鸠吃,而且数量较多。我虽未能参加,但很是好奇:儿时野生斑鸠似乎更多,但都是难于捕获的鸟类,现今老同学他如何做到的呢?回答甚是新奇:在陷阱网边播放音乐,利用斑鸠求偶的叫声来诱捕的。还说这类做法是引进我们广东……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忆中儿时的农村天地,春天真正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歇息了一个冬天的百鸟,此时展开双翅,盘旋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地飞翔,放开歌喉,尽情欢唱。同时又开始了新一轮繁殖后代、生儿育女的过程,老辈人总是告诫还是娃娃的我们传了千年的古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鸟的社会,其叫声是她们自己的语言。只是我们人类不懂,因而不能与鸟儿勾通交流罢了。看过一份资料,记述的是英国一位研究鸟类的动物学家就精通鸟语,并可模访鸟语而与之进行对话,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已无从考证。“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在农村长大的我,耳濡目染之下,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已经有八、九十高龄的老人,他(她)们对鸟类叫声的用自己方式的理解和给我们的讲述,在今天回想起来,仍是那样的贴切、形象和生动。也许,这种理解是对鸟儿们叫声真实意思的表达——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如此。
杜鹃是我们最熟悉的鸟儿,通常称呼其为布谷鸟。唐朝诗人李商隐《七律·锦瑟》中的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寄予了杜鹃太多的爱恨情仇。传说中古蜀国国王杜宇亦即望帝被迫让国,其魂化为杜鹃,自己不尽的忧愤无法明言,只好借杜鹃之口叫出来,最终啼血而亡,这也就是杜鹃啼血的故事。在清明节过后,农村插秧之际,杜鹃啼叫着向我们走来,叫声先在远方很小、渐渐地大起来,飞过我们的头顶上空,渐行渐远,声音慢慢地变小了,直至听不见,直到下一只鸣叫着飞来。老辈人理解布谷鸟的叫声的字面意思是“割麦插禾”——提醒农民不能误了农时,要抓紧时间收割小麦,插下禾苗。细细想来,还真有那种意境。杜鹃,我们宁愿称你为布谷鸟。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不也就是布谷吗?
做田是春耕中最重的农活,每天清晨就必须牵着牛下田。令人惊奇的是,每每这个时节,清晨时分总有一种鸟儿在农家周围鸣叫,叫声清脆、短促。老人们说这是“牵牛驾轭”鸟在叫耕种之人早起,牵上牛、为牛驾上轭去耕田种地了。而鸟儿叫的时间也正是牵牛耕田的时间,并且每天只在这个时段鸣叫——“牵牛驾轭、牵牛驾轭”。“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生活本就如此。
早稻栽插后在分孽生长之际,“发棵”鸟在田野不停地叫着“发棵、发棵”,似在催促稀疏的秧苗快快长成沉沉的稻子。而这种鸟只在早稻栽插之后的这段时间内,才会在田野如老年人对我们翻释鸟语之意义“发棵、发棵”地叫着,在我的记忆之中,这种叫声的鸟是只有在这个时期才存在的。我们知道,阳光、空气和水是构成生命的三要素,稻子的发棵与否,应与鸟们无关。“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在那食不裹腹的年代,有上顿没下顿的,栽插下的秧苗,寄托了农夫太多辛酸的希冀——早早发棵,结穗出谷,好度春荒哟!
“苦鸟”的叫声是最凄凉的。太阳落山、做完了一天的农活正在吃饭之际,“苦哇、苦哇”的叫声冲击着庄稼之人的耳膜,并由此时一直叫到深夜。这就是老人们所说的“苦鸟”嘛?是啊,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泥土里刨食,还有比这再苦的了吗!农家生活,没有这苦,又何来甘甜呢?
如同杜鹃的翻版,“是姑姑”鸟的叫声更加哀怨。很久很久以前,一户人家公公生病了,婆婆为公公炖了一只鸡在炉子上,当婆婆外出办事回家时,发现鸡已被人吃了,公公当然没吃。其时也只有儿媳和小姑在家,而馋嘴的小姑会承认自己偷吃了鸡吗?“嫌犯”只能是儿媳了,婆婆的一盆屎尿也就扣到了儿媳的头上,虽说“手掌手背都是肉”,然而“偏心的父母,叫不尽的皇天”。儿媳最终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以死抗争,含冤赴黄泉。从此,每年在夏秋季节,化身为鸟四处飞走为自己鸣冤:我没吃那只惹祸的鸡哟——是姑姑、是姑姑。如果我们留心,夏秋之季,身处乡村,还能听到“是姑姑、是姑姑”的无奈冤诉。
无数典故、神话,让鸟类承载着人类太多的梦,当人们还不能自由自地在天空遨翔时,鸟儿行动替代了人类的梦想。鸟语,也正是庄稼之人让自己的思想插上了鸟类的翅膀,在天地之间飘荡,向往着美好生活和未来。今天,人们已没有忧愤、冤屈需要用鸟儿来虚拟承担,也不需将自身沉重的苦难捆绑在鸟类的翅膀之上,还给鸟儿们原生态的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下,让鸟儿与人类,一样的生命,共享地球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