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2018/7/9 9:21:00
>>学生心理个案辅导追记

随着类似情况越来越多,觉得有必要把几年前的一份心理个案辅导笔记整理发出来,自己思考的同时供有心人参考。以下以当年口吻叙述。

个案辅导对象基本情况:我校高一学生王某某,男,16岁。父亲经商,母亲为家庭主妇,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王同学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正读初中的弟弟。其时我是该生所在班级班主任,随着与该生及家长接触的增加,对王同学和他所在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

王同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及处理:

1、该生平时在校比较沉默,与班上同学较少交往。学校规章制度基本能够遵守,但上课没什么精神,有时会打瞌睡,作业缺交次数较多。身体似乎不是很好,开学初就因感冒发烧等原因请过一次长假多次短假,而身体不适往往发生在周末返校期间。在此过程中,针对该生在校表现,第四周周一,本人第一次找他谈话,从开学以来在校感受谈起,引导他说说心里话。结果发现,该生实际非常健谈,也很乐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次谈话以该生说为主,围绕两个问题:大谈中国中学教育无用论,向往美国教育,但对美国教育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只有简单印象;不认同其父亲在生意方面的一些做法,认为其经营无能,尤其不接受其建议,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营销,认为其父顽固不化。

2、第十周周三,该生未起床晨跑,且态度恶劣。结果其本学期在宿舍区表现,扣分已达8分,再加上晨跑缺席扣2分,根据学校纪律将被停宿一周。出于关怀和警示初衷,与该生第二次谈话。这次谈话氛围比较激烈,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反问学校为什么要求住宿生晨跑而走读生为什么不用晨跑?本人心平气和地做出合理解释后,该生进一步发难,百般辩解,认为学校此项规定不合理,教育局并没有规定学生晨跑的规定,且认为晨跑过早,觉都没有睡醒,早餐也没吃,没力气跑等。最终这次谈话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后来,跟家长交流中也提到,该生放假在家与父母聊天中,经常会说哪个同学对自己不好,对他人要求很高。诸多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比较自我,凡事从有利于自己、让自己舒服的立场出发,对学校、对他人要求严格,而希望别人对自己不要有什么要求,认为这些要求就是束缚。

3、第十三周周末,该生又没有如期返校,开始家长请病假,三天后经催促,表示第二天会回校。这次家长说其实病得也不是非得请假,但孩子不愿意到学校来。说其实从初中开始就是这样,隔一段时间就要闹一闹,不愿意上学,要老师、校长去请才回校学习。针对所了解到的情况,结合与该生第一次谈话了解到的情况,本人找了个比较放松的傍晚,与他坐在学校绿荫道旁的椅子上聊天,他照常说到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认为现在学的各科知识都已落后。从平时了解和观察可以看出,该生比较固执,不太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如果一味跟他讲大道理,估计是听不进去的。于是顺着他的思路,首先认同他,中国教育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一方面要面对现实,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教育改革有诸多顾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于是我建议: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在塑造我们的性格和思维,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所以各学科还是应该跟上;在课余时间,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自学、求助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举了班上两位同学的例子。鼓励他,人家可以做得很棒,相信他可以做到更好。这次谈话后,明显感到该生在校生活有了些动力,上课认真了,并且开始到图书馆去借一些专业性强的书来阅读,并主动向老师请教。看到他的变化,作为班主任,我感到一丝欣慰。还特意打了电话给家长,希望他们在家多鼓励、多疏导。

4、但情况在又一个周末急转直下,该生又不愿意来上学了,且态度坚决,据说跟自己关系好的初中班主任都不愿意沟通了,本人打的电话不肯接。为了解情况,约谈家长。其父来校,列举了该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固执、偏执、敏感、自私、好逸恶劳、好高骛远等。与他父亲深入交谈后,他说这周末跟孩子谈心时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没控制住打了孩子一顿。接着他也承认孩子多次周末后不愿回校,除了孩子厌学外,一个原因就是孩子跟他们两口子谈不到一块去,经常发生激烈言语冲突,情绪比较激动,就不愿意上学了。这次冲突后,该生连续两个星期未来校上课。在这期间,家长看孩子情绪不好,担心他得抑郁症,还带他到医院就医,医生认为其主要问题在于压力过大所致,抑郁倾向不太明显,但须控制情绪,开了些药,但家长害怕药有副作用没有让孩子吃。本人一方面跟学校汇报情况,并与家长沟通后暂时请病假。一方面积极与家长、学生联系,跟家长主要强调的是,孩子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学习能力问题,而是对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认知不够,且过于理想主义,对身边很多事情零容忍。眼高手低,想得好却不愿意吃点苦头去做好一件事。建议让他休息一段时候、情绪稳定后一定要心平气和地谈话,最好是理出一个头绪,明确接下来要做什么。另一方面也通过短信跟该生沟通,认同理想主义的可贵,但仰望星空也应脚踏实地,不耽于空想,理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5、可能该生在家呆久了也无聊,再加上本人也暗中要相熟的同学跟他联系,他也开始想念学校了。终于,他主动跟我联系,说想回校了,我对他回校的打算表示欢迎。为了不给该生制造压力,本人还特意偷偷跟学生打招呼,不要问他为什么请那么久的假,并希望大家一起帮帮他,把缺了的功课补上来。在班级温馨、融洽、欢快的氛围中,该生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

反思与总结:

1、王某某这样的情况绝不是个案。本学期我接触的同学看,班上有那么几位同学,中考分数不低,学习能力应该不成问题,但人生目标模糊,对学习没有要求,得过且过,表现出较明显的厌学情绪,而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习无用,二是不愿费力。所以,对这类学生,比学业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思想的疏导,要摆事实讲道理,有时也要适当给些压力。

2、班上的其他两位有明显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家校合作下,本学期一改颓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有明显改观,学业成绩有明显提高。但王同学情绪即便如今仍不容乐观。本人认为除他的情况更严重、老师本身能力有限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数次矛盾的激化不在学校而在放假期间,该生与家长在思想认识、沟通方式上的冲突使情况恶化。在孩子回归校园后,本人又一次跟其父母详谈,希望他们能转换立场,从孩子立场去思考问题,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一味地妥协,而是希望家长能感受青春期孩子的执拗和理想化的情绪,理解了,心平气和地聊,就不容易激发矛盾。并建议,如有必要,希望家长能积极地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找这方面的专家聊聊。后来,孩子说这段时间父母怎么突然变得通情达理了,特别是父亲,不再那么顽固不化了(原话)。由此看来,学校教育,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应该包括学生背后的家长,强调呼吁政府层面重视家长教育。

mojasmine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请稍候,载入中。。。
时间记忆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最新回复
请稍候,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请稍候,载入中。。。
   http://blog.sysuschool.com/u/mojasmine/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