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合成官能团,不知春去已多时——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课第8部分“课本实验”教学设计
中大附中 张伟
一、学情分析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本学期的传统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线上教学遍地开花,我从1月31号就开始在B站进行选修五直播,到学校正式开始线上教学,我一共直播了两轮。春天已经不知不觉过去,5月11号回归教室,进行线下教学之后,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但是,从同学们的历次考试来看,贫富差距拉大了,自觉性高的、习惯较好的同学,学习效果一如既往的好,而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如不做笔记、上课不专注、不按时做作业的同学,体现出来就是满脸疑惑,鉴于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效果,我进行了两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以专题的模式,带着同学们从结构、官能团、仪器分析、实验、方程式、合成等进行了地毯式的检验。第二轮复习,我继续归纳总结,整理出梳理清单,本节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的。
二、学生知识分析
经过多轮训练,同学们对十几种典型代表物质的结构、化学性质比较熟悉,化学方程式大多都会书写,但是遇到多官能团物质,方程式的书写就困难一些。如果是类似于高考中有机推断与合成那道题的命题方式,面对陌生的反应方程式,同学们只要经过第一轮复习中设计的仿写方程式环节的训练,应该都不成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缺少实验室的实验环节,课本中的实验都是播放我五年前制作的实验微课,那些都是我亲自操作的实验。缺少第一手体验,学生对实验的原理、目的、操作过程还需要加强理解。鉴于现状,我使用思维导图,将课本上涉及到的20个实验,整理在一起,给出装置图,学生们自己上去讲解,这个过程就可以反映他们的理解程度,老师和同学们再进行补充、整理。
三、教学方法
因为这是本学期的第二轮复习,同学们已经有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我打算采用学生分组讲评的模式,我将选考班的同学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由基础较好的组长和一名基础一般的组员组成,两人先合作,领取任务,整理思路,然后一起上讲台,点开老师的思维导图,根据实验装置图,一个同学书写方程式,一个同学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如果同学没有说完整,老师可以适时的提醒。
选考一班
01组:龙抗菲、周子褀
02组:赖森煜、饶卓男
03组:谭贻辉、黎浩然
04组:郑乐、杜锴栋
05组:连宇东、温志成
06组:曾嘉豪、王锴锋、邓湛铿
07组:林鑫健、陈玺安
08组:戴晨宇、杜伟昌
09组:张沛钧、赵宏达
选考二班
01组:柯佳妮、杨璐
02组:陈锴、黄哲迅
03组:季王皓、陈纳江
04组:冼敦旷、许润杨
05组:上官王杰、莫壨先
06组:田开阔、苏兴豪
07组:谭欣雨、吴梓敏
08组:刘安楠、范昊东
09组:郑昊昀、巢丰煦
10组:黎曼琪、陈天欣
11组:郑子聪、李培轩
12组:陈祺祺、黄子慧
13组:郑国晖、邹伟翀
四、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通过同学们分组合作,上台演讲实验原理、书写方程式,使同学们熟悉课本中重要的20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用途等。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实验原理和现象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2)通过对有机实验的实验原理和现象、应用等进行逻辑性的描述,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科学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五、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将各实验的原理用方程式和准确、科学的预言去描述,难点是如何细致、全面的描述。
六、教学评价思路
第一阶段:分组合作-选定主题-查阅资料与讨论-组织语言;
第二阶段:课堂演讲-小组合作-一人写方程式-一人描述原理;
第三阶段:师生点评-补充细节-归纳整理-形成文字
根据同学们的课堂表现,我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一个评价,特别是莫壨先,讲解非常到位,陈纳江语言掷地有声,非常自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钉钉直播,全校领导和老师,多达51人观看了这节课,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很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展露无余,掌声多次想起。这节课完全是以同学们为主角,同学们在课堂上书写方程式、描述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展示自己查到的资料,抛出自己的假设和疑惑,这是一节达到了教学目的的复习课。同学们的疑惑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讨论,得到了解决,提升了自己。
有点不足的是,进行直播的iPad没有调整好最佳视角,直播效果稍微欠缺一点,以后就有了经验。只要同学们在课堂上有收获,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复习中,还会多次使用,真正使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角。感谢级长彭矗老师、科组长杨惠贞老师的肯定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