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今天我们还缺什么
[ 2008/6/30 11:37:00 | By: 瓜哥 ]
 

今天我们还缺什么?

  

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

   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这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先生的大作,听说近来在网上流传极广,我也不能免俗,拿来和大家共同欣赏。不知大家看了以后意下如何。也许有人说,恶心!拿死人来歌功颂德,这人脸皮可真够厚的,为歌颂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和国,无所不用其极。恐怕除了作呕以外还是作呕吧。

我倒觉得没什么。生活在一个等级森严、尊卑鲜明的文化背景下,不说是他,咱们谁没有拍过领导的马屁,谁没有在上司面前点头哈腰,露出谄媚的笑容?纵使没有他这样丑态毕露,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又有什么资格来笑话他的一百步!再说了,不是这样敢做,他如何会有今日之位隆名尊?以我小人之见,笑骂声中,酸葡萄心理恐怕不在小数。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拿死人来歌颂,创作“主旋律”,大家就不能接受?其实想象死后的情景,泉下有知,这种传统古已有之。陶潜曾有诗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陆游诗《示儿》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元帅陈毅面临危险时也有诗句:“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或诙谐幽默,豁达大度;或悲怆满怀,壮志难酬;或矢志不渝,意志坚定。总之动人心魄,感人至深,“其致一也”!但它们的共同点是说自己死后如何如何,可不会说想象别人死后怎样,更不会说我听到了死者的歌唱,这想象也忒丰富了一点!将死者临难的呻吟与痛苦的表情转换成了歌功颂德的声音,置其家属的悲伤号哭于罔闻不顾,这位仁兄也忒没人性了一点!

其实,忽视小百姓的个体生命,甚至强奸民意的事,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多如恒河沙数,甚至可以说它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孟子名言,且以其“民本”思想为后人所尊崇,但这其实是基于保有国家的理念、欲长治久安而发的话,里边何尝有活生生的百姓生命在?孟子又何尝真正亲近过百姓,聆听过百姓的声音?“吊民伐罪”,多少战乱因此而起,老百姓永远是受害者,兵来则为匪,匪来又变兵,永远都在流泪,哪里去找安慰!《三国演义》该是妇孺皆知的名著了,我们都为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而热泪沾襟,但蜀国国力疲惫,百姓民不聊生,饱受战乱之苦,我们可曾关注过?对他们的疾苦,对他们的真实心声,我们又留意过多少?民,从来都是一个政治概念,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和尊卑鲜明的文化背景下,是被少数人拿来谋取私利的现成工具。没有鲜活的生命,没有真实的声音,只有整体的概念,只有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相!今天我们时常听到的“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何曾有具体的“民”在?“以人民的名义”,我们又残害了多少人的生命,抹杀了多少人的诉求!“自由,多少罪恶假汝而行!”罗伯斯庇尔的名言又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今天,我们正走在现代化的路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足以令我们自豪,公民意识的觉醒,对百姓生命的尊重,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国民的尊严和高贵,所以三天的全国哀悼日和半降的国旗才让我们泪流满面。而这首诗的存在,更让我们警觉,通往文明、民主这些普世价值的现代化之路还很长,很长。

 
 
  • 标签:评论 作文 
  •  
    Re:今天我们还缺什么
    [ 2008/7/4 16:20:00 | By: swb200703 ]
     
    swb200703这是李建辉老师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
    和王兆山《江城子》
    一位豆腐渣工程下的冤死者,冥冥之中听说,有位官员作家填词,歌功颂德,遂发出如是愤慨——
       天灾人祸我心知,爹娘唤,子女呼,痛心裂肺,声声血泪诉。贪官掩盖污吏糊,纵重生,也不服。
       百年大计豆渣筑,幼童亡,冤魂怒,逝者无言,造孽者狂呼。只盼人间伸正义,惩祸首,慰无辜。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