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知识”害了杨元元
近日,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杀身亡。杨元元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弟弟尚不满4岁,多年来,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姐弟俩拉扯成人。据杨母回忆,在出事前一天清晨,杨元元突然在被窝里坐了起来,感慨地说“知识改变命运,而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没见有什么改变”。
“知识改变命运”,似乎无需证明。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怀疑。一方面,“蚁族”在城市里大量出现,“大学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现象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的确有许多农村家长已经放弃让孩子上学,直接让他们进城打工。
应该说,杨元元一家一直都是在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姐弟俩有机会便继续读书,弟弟甚至被保送到北大读博,实属不易。
那么,谁是压垮杨元元的最后一根稻草?或曰死于贫穷,或曰死于这个社会的冷漠与势利,或曰死于对知识的执着求取。心肠慈悲的人在谈到杨元元自缢身亡时,希望人们不要把“知识改变命运”当作一种压力,这自然是一种消解压力的方式。
与此同时,还要看到,知识事关个体对社会与世界的了解,并非只在学校可以获得。对于知识本身,更不必时时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或者将“知识改变命运”简化为“学历改变命运”。“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是学习决不只是在学校配了钥匙、再拿它到社会上去开锁。毕竟,社会时时在发展,时时在“换锁”。
所以,尽管杨元元的悲叹引起了无数共鸣,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仍要坚持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信仰。理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概率还是从逻辑上说,知识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且,知识不仅能够改变个体的命运,还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这样一个冬季,面对一位刚刚入学的学生仓促离去,高谈阔论国家的命运、人类的未来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此时此刻,又不得不承认,杨元元之死,既是为了她从此身心安宁,也是在做最后的抗争。
在此意义上,痛定思痛,只有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才能真正告慰逝者,也给所有彷徨于路的生者,以希望与慰藉。因此之故,愿杨元元为自己敲响丧钟时,更为社会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