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策略教学之杜牧诗
学生自学讲解
学生自学提问:
1.第二联注释为什么强调是“冷宫”?
2.为什么叫“早雁”?
3.本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哪里?
4.为什么要用“红尘”这个词?
5.这首诗如何理解?
6.本诗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7.对项羽的态度:惋惜,或是否定?
问题聚焦
围绕诗歌艺术欣赏这个主题,本篇我抓住了三个问题,进一步落实诗歌的理解,强化鉴赏意识。
老师讲解:
问题一:说明学生对怎样理解诗歌还近乎无知,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整体性原则。诗歌节奏是跳跃的,语言是精炼的,但总会有章可循,必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宏观看待篇章结构,不能纠结于单个的词语或句子。比如这一联,其实就可以用四个字“雁过长安”概括。要知道,这还是诗歌理解的表层,而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诗歌语言的艺术根本就无从体会,这个问题当然就无法回答,即使回答了,他们也似懂非懂。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我反复宣讲了理解原则,然后让同学们自由读、背三首诗,自己感悟,看能够准确理解诗歌这一特点。用时接近20分钟。
问题二三:在学生自学中,我发现同学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理解上,而对于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的精妙处完全没有注意,于是补充了这两个问题。这个说明了同学们还没有真正理解本册选修教材的编写用意,对自己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还非常模糊,问题很大啊。
关于《早雁》,在理解了诗歌主题后,我引申了一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其实大部分眼光都是向下的,对百姓的苦难都具有同情心,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丁都护歌》,白居易的《卖炭翁》,所以杜牧写这样的诗,表达对战乱中四散飘零的百姓的同情,其实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这是古人的情怀。但现在却很少这样的知识分子了,他们大多被收买被豢养,只替他们的主子叫唤狂吠,没了骨头没了正气,当然眼里就不会有民间疾苦,甚至明明有雾霾,他们也教我们闭上眼睛,让心里充满正能量。所以,这个社会里流行的东西基本上不接地气,仿佛我们就是一个娱乐至死、麻木愚昧的民族……
关于《过华清宫》,理解诗歌的主题后按说没有什么好讲了,但同学们对诗歌的语言艺术可能还缺乏足够的理解,真正的精炼是什么,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含蓄,如何突出一个典型细节不及其余,这种写法的妙处何在……这些问题既是诗歌的,也是所有文学的,反复诵读体会,自然可以提升我们的鉴赏能力。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印象,课上补充了杜牧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种细节呈现法,“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理解了这首诗,也就理解了诗歌构思的这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