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问题策略教学之传记二
[ 2014/4/10 15:49:00 | By: 瓜哥 ]
 

问题策略教学之传记二

《铁肩担道义》

 

本单元采取的教学策略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问题并提供答案,题目要求涵盖传记文本几个方面的内容与特色。

本文基本问题草拟如下:

1.本文标题是“铁肩担道义”,请概括李大钊先生担当了哪些道义,并分析李大钊先生的性格特点。

2.请归纳李大钊先生对死亡的态度,并作出评价。

3.传记写作要求采用大量素材,本文选用了哪些历史资料?试作概括。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在传记内容之外加了很多点评,请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对这一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5.文章写道,临受审时,李大钊先生看了女儿一眼,并未说话。你觉得李大钊先生是否不近人情?

6.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李大钊先生最感动你的是哪一点?你愿意成为像李大钊先生这样的人吗?

7.按写作要求,传记必须客观公正,但文章结尾部分出现了较多的抒情文字,你如何评价?

8.撇开具体繁琐的历史背景,请说说读后你对文本的困惑。

(三班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本文讲背景太多,而对传主事迹的介绍反而不足?)

 

(按龙校的理解,其实本文作为传记文体,属于“非典型”,意识形态太浓而真正的传记特征反倒不鲜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包括对背景的介绍,多政治色彩而少真正客观的历史还原,所以显得本文内容生硬,语言苍白,直言之,面目可憎。区教育发展中心廖志文部长也认为,本文不太适合作教材,内容贫乏,背景繁琐,学生用于了解文本的时间太长,而可供挖掘的教学资源却比较少,因此此文价值不大,其实用作考试题的传记文本不少,多学一学那些似乎更优。我也赞成两位领导意见,只是习惯了唯教材论,总感觉教材不学似乎不放心,其实还是做人太谨小慎微了一点;另外,我以为,文本优劣其实并不影响出题,只要是传记文本,完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设计题目。事实上,二班学生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出题范围几乎涵盖了我的预计,答案的设计也比较完整。)

关于评传,我一直以为,这其实是作者才力不逮的结果。作者可以收集很多资料,但无法将其故事化形象化。也许是因为我早年读过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几本传记《梵高传》、《弗洛伊德传》及《辩护大师丹诺》,所以对传记这种文体形成了另一种印象,对这种只有资料呈现、外加作者点评的写作方式很不喜欢,特别生硬,缺少可读性。包括中国人的传记,我也只读西方人写的,比如《邓小平传》,我只读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斯的,《毛泽东传》,我也只读罗斯·特里尔的。我固执地认为,即使写的是中国人,即使存在巨大的文化与思维差异,西方人写的传记的确更有魅力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可读性。

 
 
  • 标签:问题 策略 教学 传记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