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从大自然得到的生命的本真与快乐
高考考纲目标:了解高考实用类文本之传记的阅读特点及高考考查特点
学习课时:2课时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
小豚 (tún ) 神龛(kān) 拨剌 (là ) 石碾 (niǎn) 咋碎(zé ) 铁砧 (zhēn) 扳罾(zēng) 田塍(chéng) 石罅 (xīà ) 茨棚(cí) 糜碎(mí ) 谭鑫培 (xīn)
【自读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及背景:
1、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30年任教于青岛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教于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建国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研究。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2、背景资料:(见书P26)
二、文体知识:
自传的写作,既是一个让他人认识你了解你的过程,也是一个静默反观清理内心的自我反省的过程(见课本51页)
从写作的角度讲,是“现我”与“旧我”的对话通过回忆细节,展现自我,“让他人了解你和认识你”,通过“自我反省”,从过往的经验中解释“现我”的形成和确立。
从阅读的角度讲,品味传主展现的细节,联系其“自我反省”,调动自己的阅读储备,更好地认识传主。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是节选自沈从文先生的自传《从文自传》,节选部分有两大优点:
① 往事细节真实生动的描写,说谎、游水、看街景、捉蟋蟀、斗蟋蟀、偷东西等,处处洋溢着童趣、童真!轻而易举就勾起了我们对曾经拥有的孩童世界无限怀念和向往!
② 抒发的情感真诚感人,不写自己的品学兼优、勤奋用功,而是如实地展示自己天生的野性,充满了阅读和学习“生活”这本大书所得到的欢欣鼓舞的生命体验。
【文本解读探究】
快速阅读和浏览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三、问题探究:
1、课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请说说这本”小书“是指什么,”大书“指的又是什么?
“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2、写自传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请把有关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很多,和逃学相关的细节描写主要有:
(1)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2)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3)落过大雨以后的水中玩耍(见课文第23页)
(4)落过小雨以后的捉蟋蟀、斗蟋蟀(见课文第23页至24页)
(5)偷桃子批杷(见课文25页)等等
作用: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所经历人事富有情趣地展示出来,使读者可以深刻地领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3、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扑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请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本文所写到的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野性”?
声音:“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都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割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刺的微声,”
气味:“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颜色:“城头上有白色炊烟,街巷里有摇铃铛卖煤油的声音”“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
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象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然的声、光、颜色、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在自然和社会中倾心体验,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对高中的学习与生活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沈从文的逃学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应该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营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
4、本文属于自传,自传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自传特点对本文进行解析
明确:用真实生动的文字介绍自己、再现自己的传记,就是自传自传的写作,既是一个让他人认识你、了解你的过程,也是一个静默反观、清理内心的自我反省的过程一个人,出身无论贵贱,容貌无论美丑,经历或坎坷或平淡,在人生的路途上都会积累自己的记忆,运用手中这支妙笔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现出来,将真实的自己画出来要画好这幅自我画像,作者要做到心诚、眼细和手巧
“心诚”指的是画家作者要心怀真诚作者在自传里并没有隐晦自己的逃学生涯,而是真诚袒露了自己逃学后如何在大自然里流连忘返的快乐内心,读者在阅读后不仅没有感到不可思议,反而更深刻地领会了他在文学作品里体现的热衷自然、崇尚天性的艺术追求
“眼细”指的是作者要善于捕捉既真实又生动的细节自传除了让人看到真实的人生经历,还要表现出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绘就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沈从文在自传中对上学途中看到的事物作了很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写针铺只一形象门前永远必有一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对皮匠、剃头铺、豆腐作坊、屠户肉桌上的肉等都突出了细节描写。
“手巧”指的是写自传要善于布局,巧于叙述自传的写作,和很多文体写作一样,也要讲究结构的精致巧妙在叙述方法上,运用顺序法,即按照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清楚流畅运用倒叙法,即把后发生的事情先写,然后再回头叙述之前的经历,这样写可以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作品能呈现一个真性情的自我,具备优雅的艺术感染,就是一部好传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文按照自己由小到大的顺序写,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