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高二上学期期末作文评卷总结
先来看材料:
一位在师范院校任教的妈妈告诉记者,她给5岁的儿子报了7个兴趣班,包括数学、书法、美术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认为这都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素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家长们的共识,于是,右脑开发、情商培养、创客潜质……打着形形色色“高端大气上档次”理念的早教机构,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感受或想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一.重视审题
尽管有专家表示,写作表达中不应该再考阅读,但,作文毕竟不是语言的简单堆砌,是对题目的准确把握,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写作要求永远是悬在考生头顶的利剑,所以审准题对于作文成功尤其重要。
第一段话是材料,两个句子,可以看作两个部分。第一句举了一个具体案例,不过严格说来,这个例子不好,导向太明显,5岁孩子对应7个兴趣班,案例是够“典型”的。好在第二句通过“共识”“追捧”这两个词,进一步强调,“早教”,提前教育,是现在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在纠偏,在暗示学生不要受前面极端事例的影响,要学会冷静理性地思考问题。综合起来看,整个材料都围绕着“早教”这个话题,写作要求的指向也就暗含其中了,即要求学生谈其利弊。另外,审题过程中,我们还要能透过平实的叙述,敏锐地捕捉其中的关键词“必备素质”“起跑线”。这种分析与综合能力,如果不是平时有细读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恐怕写作时无法具备。客观地说,这则材料是一则比较恰当的写作训练题,选取的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每个学生都不陌生,保证了有话可说,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也保证了较强的区分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材料提到了早教机构,似乎也暗含了对商家投机取巧甚至坑蒙拐骗的逐利行为的批评,从那些花样百出的名词包装中我们不难嗅出其中三味,但,商家逐利是本能,而能让他们逐利的根本还是社会需求的客观存在,所以,找早教机构的茬,指责他们以各种噱头骗人钱财,或者挑剔这些名词包装的真实性科学性,甚至由此归纳出应该明确教育管理部门或政府的职责,实在是表错了情。这里又在考查学生辨别是非主次信息的能力,阅卷时就发现很多考生上当受骗了。
第二段是写作要求,看似常规套路,但其中“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可以给学生一些暗示或提示,与本学期时评写作训练的套路不同,至少举例可以谈个人的,不必一定要典型;另外,“明确文体”似乎暗示学生可以写记叙文,如果在千人一面中独树一帜,也许真可以让老师眼前一亮。的确,经过这几年的摸索训练,这种特别注重材料、不允许脱离材料范围的模式趋于定型甚至僵化,对学生个性化的充满灵气的表达其实是一种伤害,这个要求也许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提示吧。
由此可见,审题对写作的成败至关重要,老师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课上还要多动动脑子,让学生重视审题,并且能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培养读题的敏感。
二.写作暴露出来的问题
高考的导向是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而辩证的分析理性,培养他们由果溯因、深层次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当然也培养他们严谨、缜密的逻辑表达能力,这也是本次作文评卷的宗旨。但评卷之后的总体印象是同学们的考场作文能力不强,审题与点题,材料与思想,语言与表达都还有相当多的空白。这里仅就考场作文普遍存在的逻辑思维问题简单评述如下:
1.概念不明。作文最恰当的话题即材料核心是“早教”,所谓“早”,当然是相对正常情况而言,即比大家公认的时间要早,比如在幼儿园开始接触小学内容,尤其是“早教”,通常特指在学龄前就开始接触超出其年龄或接受能力的培训或教育,幼儿阶段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比如钢琴家朗朗的成才之路,张爱玲小时候父母没有强逼她学音乐,而是尊重她读书的兴趣,比如很多同学提到一句流行语,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很多问题儿童缺失的其实也就是父母的陪伴,大而化之,早教也不是非得送到培训机构去,父母的陪伴以及隐含其中的教导,熏陶,都可以说是“早教”,写乔布斯孩提时代与养父在家里捣鼓小玩意儿,修理工具,动手做木工,写一个北京小女孩与父母走遍大半个中国,学习生存本领与沟通技巧等,其实都是很好的例子。但评卷时发现相当多的同学提到了课外补习,提到了假期或周末补课,提到了目前中学生普遍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个就明显与“早教”这一话题不符了;同学们没有注意,早教会有兴趣班,但不是所有的兴趣班都是早教;兴趣班旨在培养素质,但素质毕竟不等于兴趣。之所以注重审题,其实隐含了一层意思,提醒同学们举例时不要超出话题范围,写作最好不要有这种硬伤。再比如“起跑线不宜太高”,“教育不宜本末倒置”等标题,读着就有点莫名其妙。
2.孤证谬误。中学生还不怎么会说理,因此以例代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个别或极端的事例。我们常说举例之后一定要紧跟说理,论述其普遍意义,而不是举例就完事。比如作文材料就做得不错,既有典型例子,又有普遍情况补充,由点及面,避免说理的苍白与立论的偏狭。我们常说举例应典型,但不是所有的典型事例都有说服力,比如北大是出了个卖猪肉的(绝无歧视之嫌),但你不能由此否定北大的地位,精英教育的重要。同样的,也不能因为出了个朗朗,李云迪,就觉得所有学钢琴的孩子都会有出息。如果在事例之后没有事理分析,规律探因逻辑分析,实际上是没有完成论证的。
3.稻草人谬误。这大概是本次作文里最为普遍的现象,为了强调我的观点的正确,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方一定是错的,即使没有错,我也可以无中生有地装上一个错。即污名化对方,歪曲对方的意见,或者断言对方居心叵测,以最大的恶意推测对方,“文革”时期最常用的招数。比如,送孩子上早教班,是为了圆自己童年未曾实现的梦,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更是出于攀比心理,希望孩子能为父母争光,做“别人家的孩子”让父母倍有面儿……比如,兴趣班扼杀兴趣,扼杀想象力,比如读兴趣班的孩子高分低能,生活能力低下,比如兴趣班的同学读死书不重实践,结果毕业找不到工作等,比如“莫让兴趣班稀释了童真”,难道读兴趣班就会成人化,就会变得世故狡猾,童真不再?听着就有些不搭调,这种作文怎么可能得高分呢?
4.忽视反证。指对不利于自己的观点和证据视而不见,自动过滤。这种表述多数武断粗暴。比如大多数同学都强调一个观点,儿童的天性就是玩,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的,但果真如此吗?那些早慧的人,很早就执着地爱上了某项活动或专业的人,已经被他们自觉屏蔽掉了。退而言之,即使天性爱玩,但人的使命就是不断学习,而学习总带有某种程度的强迫,难道其中的合理性就不存在了吗?比如“兴趣班不是素质班”,素质是可以在它处,但你也不能矢口否认琴棋书画也是素质啊。
5.偷换话题。这个我们很熟悉,王顾左右而言他嘛。你说早教更利于成才,我反对,没有早教就不能成才吗?我的父母都没有接受过早教,他们不都成才了吗?你说对孩子进行早教是培养,我认为,尊重孩子才是最好的培养,然后叭啦叭啦。你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说为什么就不能输,或者我说起跑线究竟由谁来定,是我自己,而不是父母!各种表现虽然奇葩,但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常的反应,毕竟他们正处于叛逆、什么都不相信的阶段,爱顶牛爱抬杠,什么话题都要争辩一番,至于是否离题,那是另外一说。
6.假性因果谬误。这种谬误的种类有很多,但都属于不能分辨真正的因果。比如“随着二胎的开放,兴趣班开始热起来”,这两者有关系吗?比如“教育的起跑线,童年的终点线”,教育什么时候变成了童年的杀手?
7.使用理由不当。评卷中也发现了好的论证,比如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展开如下“莫爱让变成负担;莫让快乐变成阴影;莫让培养兴趣变成失去兴趣”,如果不细究措辞,大体上可以认定阐释比较好。但评卷老师普遍认为,文不对题的情况太多了,即观点和论述是错位的,比如观点是“遵循规律才是正道”,主体内容却是探究家长们疯狂报兴趣班的内在原因,观点是“言传身教的陪伴最可贵”,内容主体却是兴趣班一定要征求孩子意见,兴趣班名不符实等,观点是“早教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内容却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关于如何展开,在评卷说明中已经详述,不再啰嗦。
总体而言,本次作文材料本身有问题,偏向与暗示太明显,一个极端且疯狂的例子当然易成为攻讦的对象。但事实就是如此,明知道不对,我们却很难通过事理逻辑论证它的谬误,从教育理论从成长规律从生活逻辑从人生哲理等角度来解释清楚它的问题症结,顶多来一句“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或者举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描述。这,就是评卷时老师们的真实感受,既反应了我们说理意识说理能力的匮乏,也证明了平时阅读积累的苍白,思维的浅陋,而这些,正是中学语文教学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三.下段作文教学对策
以我的个人理解,作文教学当然应该大力加强,且重点必须转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几种应试写作的传统模式代替质朴而灵动的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必须注重且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让学生触摸鲜活的语言和生活,这才是写作真正的源头活水。从本质上说,教育是让人越来越聪明,懂得如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起决定作用的当然只能是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这正是学科核心素养所要求的思维的构建的真实含义。当然,对于语文来说,对语言的修饰与斟酌,从来都是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