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命题必须讲求学理
先来看今年广州二模作文题
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美的源泉。——【俄】乌申斯基
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竟然还有这样的题,考“劳动”的意义或重要性?这是又拿常识来说事吗?难道我们这个社会又出什么问题了?
按照一般理解,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也不搬弄什么理论了,也不扯什么“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就常识而言,不劳动者不得食,今天这个时代还有几人不劳动,或者说不知道劳动的意义的?出这样的考题究竟意义几何?真的要我们高呼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再认真读题,我发现了一些可能更耐人寻味的内涵。
先说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应该是老先生退休后在家乡颐养天年所写的,生活无忧,自然有余兴发现生活的诗意。但在我这种毫无诗歌细胞的人看来,这种生活太苦逼了!耕作纺织,昼夜不得息;尤其是这种生活没有尽头,也没有改变的希望——孩子们只能模仿父辈的生活,延续父辈的生活。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不就是这样的吗?农业文明就是这样简单重复,繁重低效,高成本而低积累,根本经不起任何天灾人祸的打击,更不用说还得经受各种盘剥。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儿子在土里玩耍,父亲在土里劳动,爷爷在土里埋葬。没有如诗如画的风景,但触目惊心,对不对?我又想起了曾见过的一道作文题,一位作家到中国最贫穷的西海固,看到那些村民吃过饭后靠在泥墙上晒太阳,觉得这画面很美,当时我就一阵恶心反胃,直骂这厮矫情,把别人的麻木悲凉也当作了审美对象。
再说乌申斯基,著名的教育家,当然也近似于哲学家。老先生的话当然没有问题,崇拜劳动,崇尚人格完善生命完美,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只是我有一个疑问,排除社会流行思潮不计,如此强调劳动的意义和作用,究竟有何目的?难道是想告诉学生热爱劳动,不要偷懒,偷奸耍滑?我猜想,他的教育对象可能是贵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富家子弟,不需要从事什么劳动,一辈子生活优裕的“二世祖”吧,因为对着我这样的劳动人民耳提面命,对着承受“996福报”的中国人民大声讴歌“劳动神圣”,我们会茫然,会忍不住想diss他,这是欠揍!另外,这里的“劳动”究竟指向什么,也不甚明确。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我相信他说的应该包括体力的,也有脑力的,但这样笼统含混,给后人无限阐发的可能性,好吗?
果然,就有人把这个概念理解错了。
下面说到伟大领袖导师舵手了。很明显,他宣传的劳动神圣劳工神圣,是不包括脑力劳动,不包括知识分子的。也许他的原意是读万卷书结合行万里路,希望自己的儿子多接一些地气,多像他一样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村农民,不要做书斋里的文弱书生,成为他手下败将那样的空头理论家,但我们把他的话放大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出现这样的误解都不可能。劳动大学,五七干校,在广阔天地里接受改造,成为真正粗糙的汉子?这一幕,也许今天的中学生不熟悉,但在我这一辈人的心中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反智主义!谁说学习就不是劳动,科学知识就不是纯粹而完整的知识,知识分子就不是劳动者?
为了写这个话题,我甚至百度了“劳动”这个词:(labor,work)为了某种目的或在被迫情况下从事体力或脑力工作。我不清楚这是什么年代的定义,敏感者从中不难发现一丝阶级斗争的味道。好吧,把其中的争议或者时代阴影搁置一边,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时代声音,代圣人立言,奉天承运,这是要把备考学生导向何方?
我们知道,作文题目里的材料通常是有用,有大用的,或者准确界定概念内涵,不至出现审题错误,或者启发思路,暗示联想方向,甚至还有提示思路层次的作用,没办法,考场作文的确是有难度的,并且要有一个比较公平透明的评价尺度。三则材料三个不同的方向,三个不同的层次内涵,歪曲读含糊读错误读,让人不忍直视,我不知道命题老师是如何把它们硬捏合到一起的,毫无学理与逻辑。认真思考后,我觉得材料很有可能在作文里用不上,一用就易偏,我不知道这样的备考导向用意何在,是鼓励学生说空话套话大话假话,还是暗示学生材料无所谓,只要观点正确?
但愿少一点这样的政治论述,多一点语文内涵语文尊严的作文题。
附:
前天参加区教研,读到上海师大附中余党绪老师的宏文《恪守语文学科本位,校准作文测评维度》,深受启发。名师就是名师,认识的深度,表述的明确,逻辑的清晰,让我敬佩不已。谨抄录部分,重新编辑,以明自己的浅陋:
好的作文命题,应该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和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与正常发挥。因此,命题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合乎考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真切的问题或议题。大而空的命题,引发的必然是虚假的思考与虚假的判断,说的是别人的话,用的终究是别人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也多是假大空。
按照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关于“思维”的理论,没有真正的具体的问题,就不可能引发真正的思考,也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判断。从考生的角度看,面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样的题材,比较“稳妥”的办法,必然是套用社论、语录和流行语汇,尽可能说一些大话、好话和好听的话。这无关考生的觉悟或者个性,这是高考这种特殊的写作场景所决定的。
高考不是竞赛,竞赛是淘汰性的,它选拔的是出类拔萃的写作人才,关注的就是那几个顶尖的人;而高考虽然也有比拼的性质,但它不是淘汰性的,而是激励性的,它面对的是每一个人,尽可能让每一个考生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这样的考试才算是公平和公正的。
因此,高考作文命题需要精心的预设和合理的限定。什么样的预设最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有人认为限制条件越少,预设因素越简单,学生的思想就越开放,表达就越自由,写作质量就越高,韩寒的轶事就是一个证据。但多年的作文教学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命题的预设与学生的表达之间,并不是一种线性对应的简单关系。题目太宽泛,限制性因素少,考生反而无所适从,难以发挥,更不必说套题作文和抄袭作文可以借此而大行其道了。其实,道理也并不难理解。限制固然会束缚人的思想和手脚,但换个角度看,在特定时空和背景下,预设和限制却能提供思考的坐标与参考,甚至具体的框架和线索,考生的思考反而因此变得清晰、尖锐和深入,可谓以管窥天,见之则明;以锥插地,入之则深。合理的、恰当的预设与限制,使考生将自己的眼光与思想聚焦于特定的内容,或能写出新的广度与深度。
成功的作文命题不在于它宏大的时政材料,而是努力地缝合和弥补考生与时政材料之间的心理距离,尽可能地为考生的思考与表达铺路搭桥。因此判断作文命题优劣,就看命题者是否想方设法通过材料提供一些支架、抓手和参考,给考生一个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2018年高考作文题所列举材料,这些内容人人知道,但经历的人毕竟不多,体验过的更是少数,加上年龄所带来的认知局限,考生也谈不上有什么真切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说到底,仅仅知道而已。这些大事件的确构成了他们生活与成长的环境与背景,但这是一个很远很远的背景。虽然与每个人的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毕竟还是太远,太少,太稀疏,远不能直接触发深究和探寻的欲望。
长期以来,作文测评负载了许多自身负载不了的使命,比如我们曾长时间专注于政治、道德与情怀的测评,但似乎忘了,政治与道德的意义在于信念和践行,而不在于完美的表白与高调的独白。高谈阔论不仅无益于道德改善,还给了考生以作伪的可能与空间,反而背离了道德的初衷。我常常想,如果曹操再世,他在考场上会公开宣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吗?估计他絮絮叨叨的,依然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吧。想通过一篇文章来检测学生的政治与道德觉悟,检测他的感情是否健康,人格是否真诚,这是一件多么危险而荒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