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胡艳丽老师说课1
这是一次特殊的说课,我很陌生的一个课题,关于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概念,要求中学生在课业学习之余,还要抽空阅读一本完整的书,一定要有这种读完一本书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相关的读书笔记,完成一定容量的自我思考。这次海教杯专门考查这一教学任务,估计也有尝试和探路的意味。
胡老师准备的课题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艾青诗选》,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一来诗歌越来越小众,大家平时都不读了,即便是文化人也大多敬谢不敏,更何况中学生;二来这一本书放在初三,课业负担本就很重,学生会自觉服从老师的安排,潜心读诗吗?这个课题会不会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或者止于理想化,变成老师个人的想象?
从第一次说课的情况来看,老师还是很用心的,真实的教学实施还是很见功力的,整个活动设计的过程很严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老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很活泼多样,也有梯度有层次,有个人创见,很贴近学生,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学生应该还是会很乐意参与的。听完后,我很佩服初中老师,真的心思百出,灵性十足,难怪学生欢迎。相比之下,高中老师普遍缺乏这些东西,只会让学生读啊读,分析啊分析,没有这样的活动作载体,相比之下,枯燥乏味,学生的确是被动应付。这是我要认真学习借鉴的。
不过,听完课后,有几点感想,提出来供大家批判。
看完胡老师的教学设计,导读通读精读品读美读诵读……程序井然,感觉更像是一堂正规的课,而不像是持续三四周甚至更久的活动课。太严谨了,也许与活动设计初衷不太一样吧。在我的想象里,活动应该是收放自如的,既有集中指导,又有纯个体的阅读体验,最后有一个分享就差不多了。中途的任务也是零星的,学生的指导、展示恐怕更多是个体对话式的。
整本书阅读毕竟是活动课。过程监控才是最紧要的。这其实是我最困惑的,如何指导,如何“看见”学生读书,毕竟量化才是学科立足的根本。上课最可怕的其实是老师自说自话,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在一群专家面前是糊弄不过去的。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活动实施过程与监控手段,比如任务清单与阶段成果展示,活动的指导与图片分享等,不能一个任务抛下去就放牛,听天由命。
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书,要让评课的老师看到,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引导一群学生慢慢爱上读书。所以,课例中必须多次出现艾青诗歌及欣赏点评,不能一个课例包打天下。比如,这本书里有很多很好很出名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等,老师带着学生毫无功利心地读,这画面想想都很美啊。我相信,听课的这一群语文老师,谁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