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载入中。。。
 
 
听梁韵琦老师《陈太丘与友期行》
[ 2021/9/29 16:43:00 | By: 瓜哥 ]
 

听梁韵琦老师《陈太丘与友期行》

 

整堂课下来,我对梁老师的印象非常好,这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师,初一的孩子有福了。

梁老师非常注重朗读与积累,课堂上同学们的朗读诵读,齐读自由读都比较多,一节课下来文本基本上可以非常流利地背下来,这才是语文课最本真的样子。

其次,梁老师注重了文本的特殊性,文言词语的学习,文化常识的积累,有翻译有落实,但没有上成那种字词挨个落实的无聊的课,非常灵活,看得出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力。

三是整个课堂的流程非常明快,结构清晰,能力层级推进合理。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其实正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

当然,我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商榷,也可能是我的问题。

一是对初一学生究竟有没有必要总结文言词类活用。据我所知,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考试似乎都不涉及这一内容,另外,初一的孩子对词性都还只在初步感知阶段,并未透彻理解词性与其语法功能,积累这样一些知识,意义不大。稍微拓展一下吧,“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这一句里的“相”,是高中常用的一个词,经常出现在考点里,但对初一学生来说,理解它的用法还是太难,因此完全不必理会,梁老师也是这样处理的,我完全赞成。我们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略有缺憾的是,有争论而无结论,亮点还需要打磨。梁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元方入门不顾”,这样做是否失礼?课堂上同学们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很好,只是可惜,老师没能进一步引导。倒不一定非得形成一个结论,大家可以各执己见,与个性与教养或其他因素有关,但老师不能止步于学生的自由辩论,最好能够与个人的生活结合。比如,我个人以为,“不顾”看似失礼,但正是一个孩子真性情的体现,小孩的世界就是这样非黑即白,长大后他可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但如果七岁的陈元方就知道进退,原谅他人的过失,如此“乖巧”,那也太可怕了。退一步说,即便长大后照样选择不原谅,也很正常,不必顾忌他人评价,爱憎分明,快意恩仇,活出真实的自我,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不管怎样处理,老师最好在这里给大家一个交待,也可能是我疏忽了,我没有听到。

三是课程到底如何拓展,是另起一篇,还是进一步思考。课文学习完后,梁老师拓展了《世说新语》“政事”篇中的另一个与陈元方有关的故事,也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相信学生在读完学完后一定对这一本书更感兴趣。由点及面,引导学生见识更辽阔的世界,这也是一种拓展法,初中老师可能大多采用这一模式。不过,听课时我就设想,可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陈元方的回答,落落大方,有理有节,我们能学到吗?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魏晋时期,当然也是中国历朝历代世族大家,对子弟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也有很多现成的路径,对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纯属个人趣味吧。我理解,学生从文本学习进一步深入到待人处事,从赞赏“别人家的孩子”到自觉学习模仿,完成这样的人生蜕变,不负读书成长的定义,可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 标签:听课 教研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请稍候,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请稍候,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请稍候,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请稍候,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请稍候,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