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解读的难题
听向琴老师《游山西村》
这是一节职称评审课,由评委专家听评,但我没看清楚,以为自己也需要参加,急匆匆跑去听课,完全没有听到办公室同事们热心的提醒,结果全程完全是尬听。好在脸皮够厚,硬是坐了下来,也算是学习吧。
一点都不是套话,真的是学习。我发现,初中老师真的好厉害,每次听课都发现新意。她们教学时有奇思妙想,围绕文本在设计活动,丰富多彩又别开生面的活动,花样真多,动员全体学生参加,兴味盎然。你们城里人真会玩,老夫无能啊,只会带学生读书,再读书。想想自己马上就要去教初中了,真的压力山大!
课上,向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五一假期到“农家乐”去旅游,请你根据诗句描述,写一个导游解说词。老师还示范了第一联: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山西村。舟车劳顿,我们先到农家吃饭休息。大家不要笑话农家酿的酒浑浊,味道却很地道醇厚。此外,我们热情的村民还为大家准备了在丰足的美食。
没有发言权,是个更纯粹的听众,更享受这种智慧的乐趣。不过,我听了向老师的课,又反复读了这首诗,感觉还有些内容有自己的解读,可能与向老师、与有些参考书不太一致,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诗不长,先全文照录,方便理解。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翻译:
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沓,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红间又出现一个山村。社日将近,一路上迎土地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我们都知道,诗歌要讲韵律,平仄,还有相对相粘,诗句有简练,跳跃,甚至有倒装,因此,诗歌的解读未必全都得按顺序一一道来。比如这一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又一村”,如果理解成山西村之外的其他村落,总感觉怪怪的。如果我们多读些古代诗文,不难发现,其实很多古村落都有这样的特点:封闭,避世,隐秘,自给自足,免人打扰。这个山西村,绍兴会稽山西边的无名小村庄,就是这样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其灵感正来自现实生活。诗人在闲逛时走远了一些,无意中发现了,觉得这番奇遇有意思,于是作了这首诗。
所以,我的理解是,诗的第二联,最著名的这一联才是诗歌所记述的游历故事的开头:
我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泪泪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哦,我走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
至于这一联的哲理意味,对初一同学来说,可能还是难了一点,暂时不讲了吧。当然,也可能是我神经过敏了。
第三联,应是作者进村初见:
时近社日,一路上迎土地神的箫鼓声引我走入村落,走向村中祠堂;(所以,前面应该是诗人追随着箫鼓声闯入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衣冠简朴,还保存着一些古风古韵,个个脸上洋溢着笑意,跟我打招呼。
多谢诗人的描述,让我们知道了古时的风俗与民情。纯属个人兴趣,我比较喜欢逛周边的古村,尤其是那些没什么商业气息的村落,它们保留了更多古代民居的建筑特点,村落布局,日常运行模式等。诗人仿佛真的化身为导游,在为我们作介绍呢。
然后才是首联:
见到我这个外人,村民非常热情,邀请我到家中做客。他们对我说,相逢即是缘,来吧,来我们村了,就是尊贵的客人,朋友来了有好酒。虽然说自己腊月酿的酒可能还有些浑浊,卖相不太好,但喝起来一定味道醇厚;好歹去年丰收,家里有风干鸡,有熏猪肉,酒菜也还是很丰盛的。
读到这里,《桃花源记》的感觉出来了没有?憨厚质朴的农家人,原汁原味的农家菜,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随着作者的描述,扑面而来。
然后才是结尾:
这一“游”就是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村庄沉浸在这一片月色之中,白天喧闹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你们把酒言欢;希望你们到时候不要嫌弃一个老翁不识趣,老爱来串门。
此情此景,不亦乐乎!这算是道别之语了,于是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至此,整个“游”的过程也算完整了。
我觉得,这样解读这首诗,才逻辑顺畅连贯,才把一件完整的事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只是,我有些担心,对初一的学生这样讲,会不会让他们对诗歌的写作顺序产生一丝疑惑,今后自己解读诗歌时会不会变得缩手缩脚?又或者,向老师这样的解读与包装,也许更符合初中生的学情,更能走进初中生的心里?我有些拿捏不准了。
至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简介,我一贯主张文本至上,很少甚至完全不介绍。像这样的诗,文本已经能说明一切了,就更不用了吧,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