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赏苏词
——评课之二
一直很喜欢陈立德老师的课堂。除了那儒雅的风度、随机的幽默,更有那沉甸甸的学养。
这次所听之课是粤教版必修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例如:分析词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画面时时,都配以形象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把握文中所描述的意象意境。如果只是用大量文字解释,则不利于学生把握。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词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其实难度不小。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于是,德哥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学生自由读、齐读、默读与全词读、重点句读,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有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到了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吟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的基本素养。
三、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自古以来,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而且语文特有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因此,德哥老师很好地拓展了“江月”等意象,引导学生解读重点意象,从而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