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成为语文课 ——“师徒结对”活动总结
语文课该教什么?语文课该如何教?综合这一学期听过的谢宇珍老师的课上的收获,以及谢老师对我的指导与交流探讨,我开始有了一点比较系统的想法。 在最初的时候,我认为语文课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讲了什么,也就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结合课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但是在真正踏上讲台之后,我才发现,这样的语文课并不是语文课了,反而像政治课。语文课,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扎根于字里行间的。我在一心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的时候,却忽略了让学生沉下心来体会独属于语文的文字的魅力。如果说文章的主旨是秋天饱满的果实,那么文辞就是春天芬芳的繁花,篇章结构就是夏天葱荣的枝叶。当我将重心放在采摘秋的果实上的时候,春的繁花夏的枝叶也就被我一掠而过了。学生天天忙着采摘果实,不免枯燥无味,又身心疲累。这样的课,作为老师,我上起来也不轻松,课堂推进得很辛苦,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 上完一堂课后,我就发现这样上语文课是行不通的。那么语文课应该要怎样教呢?这个时候,谢老师的一堂课给我了很大的启发。课文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谢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重点品味菲利普的语言,请学生一个个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菲利普说的话,并提醒学生注意话中的重点词语,然后分析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物的情感。这一环节后,谢老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分析完了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后,她抛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揭示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让同学们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讨论。因为在之前,谢老师已经带领同学们对文中菲利普一家拮据生活的细节描写、福音书对菲利普一家的意义以及他们对于勒的不同称呼作了品味,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进行到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所以他们畅所欲言,一下子就推导出了“底层人的白日梦”“底层人物的辛酸”等主旨。学生活跃的思维和激烈的讨论,为课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堂课给我的触动很大。谢老师在课堂中并没有泛泛而谈,她从文本出发,先是带领学生品味文章的文字细节,然后是课文的谋篇布局,进而由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最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文章的主旨。她的每一步,都细扣文本,同时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 由此,我得出了语文课的教法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带领学生沉下心来,领略文字的魅力,领略起承转合的美妙;“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带领学生由文字体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略作者的情感态度,塑造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入而出,能入能出,这才是语文课! 从谢老师的课上,我不仅学到了教学中要把握住的大的方向,还包括小的细节。她的课堂导入,干净简练,或趣味十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或切中要害,引发学生沉思探究。她的教学方法也根据具体课文灵活变换,文言文采用强化记忆的方法来突出基础知识的落实,诗词采用意象分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体悟情感,议论文分层分段来提炼论点及点拨论证方法,小说单元则通过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来体悟文字的美妙、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匠心独运与情感态度…… 在她的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就像一篇美文,文辞优美,情感充沛,内涵丰富,一气呵成。这就是语文课,这才是语文课! 谢老师除了在教学方面对我进行指导,还在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艺术节中的“谁艺争锋”艺术知识竞赛,以及后来的“南粤长城杯”青少年演讲大赛,她都给予了我实质性的帮助。知识竞赛,她指导我如何设置试题,告诉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演讲比赛,她挤出时间到现场当评委,指点学生演讲的技巧,以实际行动支持我组织的活动。 另外,她还带我熟悉广州,品味美食,看电影,去大夫山骑车,带着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样的生活态度,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文章最后,我想借这个机会对谢老师说一句:“谢谢您,师父!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