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跟学生开玩笑地说,我上大学时代最喜欢的作家是余华,他每出一本书,我就买一本,没想到《活着》以后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我甚是悲伤,有一种看着长大的可爱的孩子但是最后长残了的感觉,我还很喜欢王小波,但喜欢王小波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因为他在上个世纪九几年就去世了。学生们哄堂大笑。
我当然知道这种事不应该拿来说笑,可玩笑话大部分时候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话。
记得大三某一天读完《活着》后,我有好几天都不想说话,内心一直被一股悲伤压抑着,但后来心里又充满了力量。我们常说阅读的效果在短期内是无法体现的,它对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很显然是感觉不到的,但我在读完《活着》后却有一种确确实实的受益匪浅的感觉,我感觉到自己精神力量在增长。那种感觉太奇妙了。于是当时去图书馆找来余华所有的书阅读。《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也有点类似的感觉,其他的作品像《鲜血梅花》《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样的先锋作品给我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我也很喜欢。但到后来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第七天》就越来越无感了,直至今年的《文城》,我甚至有点失望了。
《文城》简介是这么说的:它讲述了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北方青年林祥福与南来女子纪小美相遇、相爱,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儿后突然离开,再无音讯,林祥福背着女儿一路南下,寻找妻子小美所在的“文城”的故事。该书承续了余华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我认同这些观点,以上介绍很精准。
从叙事风格来说,的确是余华小说一贯的特点,叙述故事的语调很冷静,与魔幻、夸张的情节形成强烈的冲撞感,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觉。里面风景的描述依然有先锋的味道,会用到一些独特的表达,比如“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林祥福抱着没有胎发和眉毛的婴儿来到院子里,婴儿的脑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一颗透明的玻璃球,村里人见了笑个不停”,很奇妙的感觉。对一些场面的描写,也依然是注重细节,描述细腻,有时呈现的是人物微妙的心理,有时呈现是那个年代里土匪横行的血腥、残忍。
作者不厌其烦的描写诸多这样的细节,使得这个作品当中的这些特点甚至超过他以前的作品。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读者只能被他带着走,脑子里没有自己思考,甚至来不及思考。
从内容上来说,故事其实很简单,就像上面的简介那样,并不难理解。这其中存在着纪小美对林祥福的欺骗,但同时我也可以理解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还存在着林祥福对纪小美的无限包容,但我又不太相信世上会有这样单纯的人。在后面土匪毫无人性的作乱时,林祥福挺身而出保护村民,最后被土匪杀害。在混乱的年代,林祥福的善良、执着、正义确实很让人敬佩。但我总觉得有点虚假。虽然余华自己也说过,他就是要在这个作品中塑造一个拥有极致善良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大概就是借此来弥补现实中不存在这种人的缺憾吧。这的确是文学作品的巨大意义,能为读者树立一个灯塔,它可能是一种理想,但只要有理想,就有实现的可能。而这个人物的存在,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力量。
话虽如此,但这也让人缺少了代入感,我在读这个作品的时候始终没有融入进去,不像读《活着》,我能深深地感知到福贵的喜怒哀乐,继而感知生命的力量。但这个作品我始终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我很清醒地知道我在读一个虚构的故事。所以读完后,也不会为之感动,只有一种感觉:“我花这么长时间,我读了个啥?”
也许是我年轻时阅读的直觉没有了,年纪大了阅读量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又还没有形成鉴赏的框架体系,没有方法论,对一些作品没有了鉴赏能力。我这一定是我自己的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