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可风看香港教育
作者:purple lily 日期:2008/7/7 22:41:00

虽然身在广州毗邻香港,每天看着香港电视,但当踏上香港这块土地后,香港迪斯尼乐园小小世界里唱的一首儿歌的歌词“这个真系细世界,娇小而妙俏”是第一时间跳入我脑海的香港;第二就是惊叹香港人的厉害,在弹丸之地能够造就一个赫赫有名的国际经济金融中心。

三天的游览不完全是我们香港之行的主题,与香港可风中学的交流学习才是我们此行的主要任务。在可风中学我们感受到香港教育的平和、务实,让我对素质教育有了些许的感性的认识。可风中学是由一个濡释道宗教团体啬色园主办的中学,是一所全英教学的优质学校。一天的参观交流,走走看看听听,对香港教育的思想理念透过可风的校貌、设施、教师,略有感悟。

狭小的空间无声透出香港教育的本真。可风的校舍面积很狭小,学校面积只有7700m2,不及我校的一半,一栋教学综合楼,有篮球场,学生可以踢足球,为了防止足球踢进饭堂打碎玻璃,学校饭堂走廊外拉起了一张网,这考虑入微吧,如果在我们这,会怎样处理这个能不能踢足球这个问题呢?禁止是普遍的做法。教学楼一楼没有象我们学校这样的活动大厅,只有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小大堂,但也整齐地立着几个橱柜,那里摆满了学生在各类比赛得来的奖杯,体育比赛的奖杯特别多,他们的文娱活动很丰富。参观课室,小,但很整洁;参观实验室,不豪华,但实用,物理、化学、生物、一应俱全,特别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有小车间,里面有几台车床、一些挫台等在工厂才看到设备,车工、钳工等作业工具,样样齐备。一问,原来他们有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按理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地方,能够如此重视技能的教育,这不是以人为本的最具体的注释吗?素质教育不是很具体吗?内地虽然有通用技术的课程,但有多少学校重视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教出来的高才生不会更换坏了的电灯泡的现象了。香港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另一个课程更能说明问题,就是家政课,这也是我们现在没有做的课程。他们有一个家政课的实验室,一套套的厨房用具整齐的摆放着,不新,说明这些设施是经常使用的,参观的当天刚好走进了边上的教师办公室,一位老师正在该作业,学生的作业是全英文的,一问,说是学生的家政作业,如何烹饪一条鱼,老师改得很认真,有不少批语,是家政考试的题目呢。

简短的交流透出香港人的视野、香港教育的务实。在香港三天真正有所交流的人,最多的是交流会上三位校长、几位分组会上的数理老师及计算机老师、一个就是陪我们三天的导游了。香港人有一种精神让我由衷敬佩的---终生学习,表现在哪里?说普通话。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导游,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听不懂广东话,及时就转说普通话,要知道香港多数人是不会普通话的、主要以粤话及英语为主的,可风的校长普通话说得不好,但他不怕闹笑话;三天陪同的导游也竭尽全力用普通话进行讲解,很费劲,但他很坚持;我想他们会认为这样是尊重客人的表现,从中也透出香港人的生存理念、处世态度。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与外界的沟通非常多,语言学习,于他们是一种需要。所以可风中学的课程是要求精通“两文三语”即英、中文,英语、粤语、普通话。普通话的程度较低,课程主要以英语为主,日常以粤话居多。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大陆的交流日益增多,香港人已经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也开始开设普通话的课程。香港人厉害吧,大街上,见英国人说英语,见粤人说粤语,见大陆人说普通话。我们的英语老师在商场化装品柜台前随便摔一句“how much?" 售货小姐立马回一句英语,而不是一个白眼。这点于附中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学习,入乡随俗,学多一种语言呢?遇到只会说粤语的家长,我们会是什么情形呢?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