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尝试促进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新方式
作者:purple lily 日期:2023/7/4 15:45:00

项目式教学,尝试促进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新方式

——参加中国化学会第13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会体会

                                 杨惠贞

10月31日借着便利的高铁时代,本人参加了在长沙明德中学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13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会,本会的主办方是中国化学会和《化学教育》杂志联合主办,到会者达600多人,主题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项目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围绕本主题开展了三个专家报告,分别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Joseph Steven Krajcik教授的《国际科学教育中的项目式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项目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第二中学的尚荣荣的《项目式教学的行动研究-基于高备教学改进的实践》,14节优质特色现场课展示,100个说课。因时间的局限本人听了两节高三复习课程,10个说课中内容跨越初三至高三,涵盖初高中复习课,实验课、概念课等。总体评价:课程内容有创新有传承,授课方式呈现多样化,实验教学少数改革值得借鉴,对项目式有所认知和初步概念。

一,什么是项目式教学?

在王磊教授的报告中提到:项目式教学特征就是以项目的驱动性问题为出发点,

以学生为项目的学习和执行主题,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将学生的学习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景里,使学生通过分析真实问题、完成项目任务来建构项目承载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Joseph Steven Krajcik在报告中提到基本流程是:Phenomena(事件现象)→Question(驱动问题)→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建模实践)→New Ideas(新成果)

二,项目式教学怎么实施?

通过两节展示课初步体会了项目式教学的一般思路。以高三复习课为例本课是一位北京知深教师执教,她一节课就以一个工业工艺流程问题《氯碱工业设备的再认识》为驱动,层层设立思考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预测,一节共设立五个驱动问题,学生思考的层次不断递进,对高三高考训练让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本课老师的思路非常巧和专,值得本人学习。会上王磊教授也提供不少素材和教材指导我们如何实施项目式教学,如何在真实现象中寻找驱动问题,比如《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盐-混合物和纯净物》《制作简易制氧机-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厨房优化计划》等都是很好的项目驱动。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本人了解到当下化学教育的新趋势,回到教学课堂一定要领会渗透其中,提高教学质量也让学生的学科素养有所提高。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