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教材和课程标准优化高三教学(1)
广东省高考的一道实验题目
在课程标准中对胡克定律的要求是达到理解的程度,那么计算题就不会涉及太难的计算。在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是学生的必做实验,那么我们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就要把重点放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上,以及对数据的处理。广东省的这个题目就源自于这个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实验是把弹簧放到了斜面上,不算是超纲,我们发现实验不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必做实验必须是各种实验方案可能都要涉及。包括课程标准中给的例子也要真的让学生尽量去做,高考的专家没时间去看更多的题目,他们一定是围绕教材或者课程标准,然后出题目。生活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学生可能没见过的弹簧,让学生去搜集证据,解释交流。提升学生对胡克定律的认识,以及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这个过程中也会少不了受力分析。
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是,广州市用的是粤教版教材,但是汕头用的是人教版教材,那么高考出题不能有失偏颇,很可能两个版本的教材都会涉及到,那么课后习题呢就是很好的资源。
看教材的时候先看目录,了解这个章节的逻辑结构,看不同的教材之间的逻辑有何不同。比如说牛顿第三定律,粤教版将他放到了第四章,第四章全部是牛顿定律。但是人教版将其放到了第三章摩擦力之后,因为在初中学生已经解除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只不过他没有给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人教版的逻辑性更强。粤教版的第一节重力和弹力合并,这种设计很合理,初中就学习过重力和弹力。根据目录做顶层设计,这样一个学期的知识分布才会更合理一点。也可以尝试画逻辑图,每一章节的逻辑图,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逻辑图。最后每一册书之间的内容联系。比如说必须一研究的是直线运动,必修二研究的是曲线运动,那么在抛体运动中主要体现的是化曲为直的思想,与必修一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曲线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曲线,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是所受外力是否恒定。再到万有引力到天体运动,圆周运动从地面到天上。我们要搞清这些逻辑关系,学生才能清楚自己在学什么。到目前为止学习的都是牛顿经典力学,从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观点去研究。接着学到机械能守恒,能量部分,从功和能的视角去研究证明同样一些现象。牛顿运动定律到此为止,那么就要出现一个总结,说清楚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果逻辑关系清楚,那么题目出现的时候马上就知道他考察哪一张的知识,可以调用相应的模型去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