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原指一种自然或物理的现象,在新华字典之中的解释是“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空处”,在生活之中十分常见。树木上的缝隙代表着如年轮一般经历的般般年月。墙壁上的道道缝隙则见证着生活中的变迁和记忆。在现实世界之里,人与人之间彼此之间出现的缝隙,又怎是物质世界上的缝隙所能比拟的呢?它折射出的往往是情感的疏离,信任的动摇。一旦出现,只要不及时去弥补,去互相谅解,最终出现“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的场景,再坚实的亲情,友情也会因此毁于一旦!
话剧《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一个因为信任问题而反目成仇以悲剧收场的一个故事。奥赛罗将军是一个十分勇猛的将军,他英明神武,令敌国闻风丧胆,他的家中还有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身边多了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每天不断地给他进谗言,久而久之,再英明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当小人们挑拨离间他和他妻子之间的关系之时,他非旦没有去修补他和他妻子之间的裂痕,反而还不去沟通,让这条原本不起眼之中的信任的裂痕,慢慢地扩张,最后,在被谗言与愤怒蒙住了双眼的情况下,他杀了他的妻子,自己最后也自杀了
历史上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因为对爱人的猜忌所形成的“缝隙”难以弥合,最终走上了决斗的不归路;楚王项羽的猜疑,断送了与范增看似牢不可破的多年情分,最终“霸王别姬”;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中满清反间计,误杀国之柱石袁崇焕,导致其最终上吊煤山
毫无疑问,他们因为没有能够及时修补他们之间的缝隙而发生了悲剧,其实在现实生活之中,也有着类似这样的事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或是从报纸之上,或是从电视里,从各方面的途径之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新闻不断地进入耳帘,几乎每一个处在青春期都曾经与父母有过或多或少的争吵,时代的代沟让我们越来越觉得家长的不可理喻,两者之间的缝隙悄然滋生着,渐渐地,扩张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便促使了一部分的孩子的离家出走。如果在缝隙刚刚出现的时候就通过互相的沟通与理解去弥合,又怎么会发展成后来的悲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漫漫人生旅途之中,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之中,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缝隙,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真诚。理解和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