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合奏的奥妙 2015年4月17日,我正式加入了珠江交响乐团的青少年弦乐团,并参加了第一次排练。 目前我们的乐团分为四个声部——第一、二、三声部都是小提琴、第四声部是大提琴,我是第三声部的首席。在四个声部中,一声部的旋律感较强,音高是最高的,主要的旋律都是一声部演奏出来的。那是不是只要一声部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二声部和三声部的作用是在一声部拉旋律时为其伴奏,而到曲子的一半时,一声部稍微弱下去,二三声部逐渐进入旋律。二、三声部的旋律感不是很强,音高较低但是一定要把握好节奏,起到为一声部伴奏的作用。二三声部乱了,整个曲子就变得杂乱无章。大提琴的音高是最低沉的,与小提琴形成高低落差的对比,由于音色美妙而不突兀,它也是整个曲子的点睛之笔。 之前我听过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二重奏),在这首曲子里,一声部和二声部两个人轮换着充当主奏,而另一个人在下面伴奏,两个声音如同中国的“阴阳”文化,阴盛时阳衰,阳盛时阴衰,纵横交错,给人产生一种美的艺术的感觉。西洋文化与阴阳文化其实是相通的,乐队中一个强一个弱才能产生音乐的美感,如果两个都强那就不是音乐,而是吵架。我们乐团的合奏亦是如此,只不过人数更多,声部更多,交错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同样地,每个声部都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就组不成完整的交错。所以乐团的老师刚开始就说,每个声部都很重要,并不是一声部就比二三声部重要,也不是二三声部比一声部重要,缺一不可。所以所有的声部、所有的乐团成员都要巧妙地团结协作,大家才能一起演奏出最美的乐章。 |
|
年少轻狂,回忆随波逐流;莫负韶华,未来轻吟浅唱。星光不曾改变,步伐一如既往。 |
<< < 2024 - 5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