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2班
2015/5/17 11:55:00
>>我发现了合奏的奥妙  刘存浩
 我发现了合奏的奥妙
2015年4月17日,我正式加入了珠江交响乐团的青少年弦乐团,并参加了第一次排练。
目前我们的乐团分为四个声部——第一、二、三声部都是小提琴、第四声部是大提琴,我是第三声部的首席。在四个声部中,一声部的旋律感较强,音高是最高的,主要的旋律都是一声部演奏出来的。那是不是只要一声部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二声部和三声部的作用是在一声部拉旋律时为其伴奏,而到曲子的一半时,一声部稍微弱下去,二三声部逐渐进入旋律。二、三声部的旋律感不是很强,音高较低但是一定要把握好节奏,起到为一声部伴奏的作用。二三声部乱了,整个曲子就变得杂乱无章。大提琴的音高是最低沉的,与小提琴形成高低落差的对比,由于音色美妙而不突兀,它也是整个曲子的点睛之笔。
之前我听过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二重奏),在这首曲子里,一声部和二声部两个人轮换着充当主奏,而另一个人在下面伴奏,两个声音如同中国的“阴阳”文化,阴盛时阳衰,阳盛时阴衰,纵横交错,给人产生一种美的艺术的感觉。西洋文化与阴阳文化其实是相通的,乐队中一个强一个弱才能产生音乐的美感,如果两个都强那就不是音乐,而是吵架。我们乐团的合奏亦是如此,只不过人数更多,声部更多,交错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同样地,每个声部都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就组不成完整的交错。所以乐团的老师刚开始就说,每个声部都很重要,并不是一声部就比二三声部重要,也不是二三声部比一声部重要,缺一不可。所以所有的声部、所有的乐团成员都要巧妙地团结协作,大家才能一起演奏出最美的乐章。 
c201402 | 阅读全文(22)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标签:随笔 
  • 发表评论:
    请稍候,载入中。。。
    用户公告
    年少轻狂,回忆随波逐流;莫负韶华,未来轻吟浅唱。
    星光不曾改变,步伐一如既往。
    时间记忆
    <<  < 2024 - >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我的相册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最新回复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 日志:367
    • 评论:13
    • 留言:0
    • 访问:5762
       http://blog.sysuschool.com/u/c201402/index.html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