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对短视频app的依赖越来越强了,在公共场所,不论老少,大家犹如默契般,全都低着头滑动着屏幕。 根据去年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 其中,青少年用户的数量不容小觑。 正当大人越来越难以放下手机时,猛然发现,孩子们也正在被短视频深深吸引。 而在这背后,藏着很多父母看不见的“忧虑”。 第一点: 常刷短视频,对孩子的大脑影响明显 成年人其实是最懂得短视频是如何掠取我们注意力和时间的。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 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 本想拿起手机玩一会,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钟头; 越刷手机越无聊,越无聊却越想刷...... 这就是短视频的“魅力”所在,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就能输出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简单直白的内容,配上节奏动感的各种神曲,我们很容易深陷其中,更别提未成年的孩子。 虽然一定程度上刷短视频对孩子无害,但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具体的影响包括: 注意力不集中; 神经和记忆变得缓慢和迟钝; 认知能力受到限制; 影响语言、读写等学习能力...... 作家伊丽莎白·基尔比在《限屏教育》一书中就曾经写道: “从出生到5岁,孩子的大脑神经元建立了大量的连接和神经通路,速度是5岁以后的两倍。 之后神经连接得到修整,经常使用的通路得到巩固,少使用的那些则逐渐消失或者被“剪除”。 假如孩子总是重复做一件事。如花时间上网,他们唯一得到加强的那部分通路便是和数字活动相关的,而那些支持未来学习的神经连接则无法得到足够深广的建设。” 孩子所处环境中的种种经验都在塑造着他们的大脑,而大脑也是“用进废退”。 当孩子习惯了获取信息的方式简单直接,少了独立思考,大脑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长期刷短视频,也容易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精神萎靡。 时间久了,这种伤害很难弥补。 第二点、 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短视频APP上,有个非常明显的按钮:点赞,只要点击这一颗红心,就会有动态效果跳出。 留言区的互动更是将天南地北的两个人联系在一起。 所以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求,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身份构建和展示自我。 生活中,很多小孩都非常关注自己的粉丝数、点赞数和留言回复,这是他们被认可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种网络世界的儿童社交却令人担忧。 因为它终归不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沟通,没有轻快的语调,没有对别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观察,更没有对他人情绪的即时解读,这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的帮助很有限。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始终要鼓励他们面对面地与人交往。 正如美国作家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中提到: “自然交流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在自然环境里跟其他孩子多相处,比用1/3的时间守着发光的屏幕,让孩子们在一项能提升社交互动质量的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曾经也有研究显示:过多的屏幕时间会阻碍语言、社会和情感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观察力、同理心、认识自己的方式及人际关系。 过多的屏幕时间,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为沉迷网络,孩子没有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屡屡碰壁或倍感压力——>更想逃离现实,对网络的依赖加剧——>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加剧了孩子的社交上的无能力。 而且网络社交充满了迷惑性,对于单纯天真又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始终藏着潜在的危险。 第四点、 内容不可控,容易误导孩子 短视频的诱惑之一,是手指下滑时,人们很难猜得出下一个视频的内容。 这也意味着我们并不知道,孩子拿着手机刷视频的十几、二十分钟里,到底接收了什么样的信息。 在短视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内容五花八门,很多成人化的内容,孩子动动手指就能接触到。 有的人为了赚取流量,拍摄视频的方向尽量选择吸眼球之事,比如炫富、恶搞、高难度危险动作,或者是片面剪辑,传播不实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成年人来说应接不暇,未成年的孩子更是深受其影响。 比如有的孩子模仿短视频里的内容,有的孩子接触负面和偏见的信息,很容易被引导。 一位家长就曾经留言道:小儿子才4岁,已经会拿着手机刷视频看,甚至已经开始模仿里面的一些动作。 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是不可控的,父母完全没办法真正地做到无害筛选。 而且,短视频APP里的推送,是根据算法来定向推送的,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某一领域的内容,那么平台就会一直推送类似的短视频。 如果是科普、教育等优质内容,影响不大,但如果是低质内容,不仅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还会不知不觉中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第五点、 让孩子失去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有位家长最近曾经很苦恼:他给孩子精挑细选了很多书,可孩子却怎么也读不下去,就喜欢拿着手机刷视频。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习惯了刷手机的孩子,就算给他再有趣的绘本,不等几分钟,他还是会跑过来要手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刷短视频时的短暂快乐,让孩子的大脑神经逐渐适应,为了重复这种感觉,他很容易刷得停不下来,书籍和玩具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另一方面,短视频传递的是片段信息,即使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被浓缩成几分钟的短视频,搭配图片、视频以及配乐,视觉加上听觉的高强度刺激,引发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书里面最有趣的内容,孩子总能即时满足。 正处于发育中的儿童大脑习惯于这种快节奏的信息传送方式,他就很难沉下心去深度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 毕竟,真实世界的文本阅读,不仅缓慢、费时,还需要极强的专注力。 所以很多对短视频“上瘾”的孩子,在短期内也很难对阅读有热情。 因为孩子嫌阅读获取信息的速度太慢了,需要他们付出时间与努力,阅读之初就会表现出浮躁。 短视频刷多了,孩子就失去了原有的专注和兴趣,深度阅读的习惯很难培养起来。 今天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劝大家在短视频这个问题上“一刀切”,毕竟短视频,本质也是信息的传递。 只是想提醒大家,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时代,每一天都在迎接新的变化,他们出生没多久就开始接触互联网,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 预防短视频沉迷的问题上,我们要尽量做到三点: 第一,不要过早地把手机丢给孩子让他自己刷;孩子6岁前,尽量避免孩子单独使用手机,一些必要的短视频,可以先下载,再来给他看;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协商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 第二,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大人要避免长时间刷手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如果我们对短视频抱有极大兴趣或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孩子很难不受影响; 第三,放下手机,多给孩子真实的陪伴,带孩子体验真实的生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句话说得好:“照顾孩子就像照顾花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 父母虽然无法控制孩子的成长的种种变化,却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