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测——验证”数学的研究 “猜测——验证”是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就学生的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猜测——验证”的方法去研究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 猜测是植根于经验和事实之上的一种合情推理,它的实质是发现。数学猜测是一种有根有据的合情推测。小学生的猜测由于受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随意性较大,需要教师的细心培养。然而,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在抛出一个问题后,就不加引导地让学生无根据地“瞎猜”或信口开河地“乱猜”。虽然学生们猜测的结论五花八门,但是离正确的答案相去甚远。在实践教学中,我感到要引导学生猜测,教师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 猜测要有铺垫 学生的猜测是要以一定的认知基础为前提的,不然就起不了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猜测前要作好相应的知识复习和情境创设,这是学生猜测成败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时,我首先展示了同学们熟悉的几何图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到正五边形,引导学生注意我们刚学过的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内角和,然后引导能否通过特殊的图形计算,找到一般性的规律,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很有预见性地作出了大胆的设想:多边形的外角和不变是360度。 二、 猜测时要放开 学生进入状态后,教师就要给足时间,让学生猜透,让学生将所猜的都说出来,这有益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如“圆这一章的与圆有关的计算,扇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的已知扇形半径和圆心角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已知扇形弧长和半径,有没有办法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引导:若这个扇形的弧长很小时,是不是可以看似为一个等腰三角形,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底乘高除以2,其中底就是弧长,高就是半径),教师要以自由、宽容的思想去对待和处理学生猜出的各种答案。因为,有时学生的回答会不得要领,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答案。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猜测结果去引导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在学生猜透的基础上,还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对各种回答进行对比分析,让他们的思想在相互的碰撞下产生新的火花,产生新的灵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 猜测后要验证 通过猜测,讨论得到的答案还不能说是正确的。没有验证的猜测,只是一种“悬念”只有经过实践验证,才能确定答案真确与否,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与新课程标准是相符的。验证是用实例或逻辑推理来证明结论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采用举例验证和动手操作验证,以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验证猜测。 (二)采用动手操作验证 如上面谈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学生猜出的答案有好几个,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即应在短时间内解惑,不然会让学生留下错误的结论。所以在组织讨论、去掉一些明显错误的基础上,对几个较典型的计算方法要作检验。于是我就通过摆方块、数方格的编就地,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验证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正确的,其他的方法是错的。再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计面算公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创设摆一摆、画一画、分一分、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操作,得出面积计算与哪些猜测的问题有关,并且有什么关系。再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除法时,让学生猜2520÷25的商有几个0时,学生往往会猜出这题的商有一个“0”等几个答案。经过讨论,基本上能确定这题的商有两个“0”,如果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亲身验证一下,就更加清楚了。虽然做几道题是学生经常要做的事,但在此时却很不一般,它体现了科学方法的完整性,能培养学生多思多想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猜测——验证”,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猜测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测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