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朋友让我给他们年级的高三化学老师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经验,我受宠若惊,因为我可不是什么专家,职称也只是中级,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帮助到同行的经验。
我整理了一下思绪,如实的将我的教学和生活做了一个梳理,一个PPT就做好了,希望没有耽误别人、误导别人。
1高三化学复习方法
这个我已经在以前的随笔中记录过,我的高三一轮复习,是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每一种元素都从价类二维图开始,尽量将中学出现的该元素的对应物质列出来,接着选择重点物质进行梳理,包括晶体结构、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式,物理性质,存在,用途,制备,而化学性质肯定是重点,也是最多的内容,让学生整理从初中到高中所学的该物质的所有性质,用思维导图或者表格呈现出来,从无机到有机,一个不漏。
19种元素,有所侧重,当然主角还是最重要的几种:钠、镁、铝、铁、铜、硅、氯、硫、氮。钠元素是第一种元素,建立模型,花了两个月,包括钠、氧化纳、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将所有有关的微考点全部渗透进来。如离子平衡渗透到碳酸钠中,电解原理渗透到氯化钠中,有机化学渗透到氢氧化钠中。
每一种元素知识框架搭建后,使用2007-2024年的所有版本的高考题,从中选择和汇总与该物质有关的题,以判断、选择、填空等方式,对十几种选择题的考察角度进行反复训练。因为我觉得高考题的高度比普通的模拟题要高一些,此外,每一道高考题的选择题我都做成了微课,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可以随时观看。
第二轮复习,我就采用专题训练了。选择学生薄弱的考型,进行专题训练,例如NA题,速率与平衡,电化学,实验探究题,无机工艺流程题等。
如果在限时训练中错误率较多的题型,要精讲,隔一段时间就练习一次,多次重现,让同学们自己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
2导师制的帮扶
如果有部分同学在化学学习上有困难,班主任会选择若干个学生,指定我来每周进行化学的帮扶。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讲题给我听,或者我选择一个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再讲给我听他的思路,我再帮他修正、完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多位同学每周固定一节自习课来找我,进步很大。
3校本教材
我自己编辑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其中有一种叫做《每日一题》,就是每周按照实验题、无机题、原理题、结构题、有机题、选择题的顺序,选择高考题和特别关注地区的模拟题,编辑成册,每天只做一道题,周末就是我的教学随笔阅读,如此一周一个循环,这些题型反复训练。
这就是我们学生的作业,但是我不在课堂上讲,而是学生们自己申请去讲。要讲哪一题,提前几天做完后,先讲给我听,我和学生确定了思路,他才会在那一天作业的下一天上课时,讲这道题。
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讲过上百道题,当然包括很多选择题,有的同学每一种题型都讲过了。听学生讲题,感觉他们思路清晰,比老师讲得好。这是不是我的一种偷懒呢?
4积分系统与表扬
我喜欢统计学生每天问问题的个数,加上平时的作业、限时训练,组成积分系统,例如,每问一个问题加100分。
每次限时训练表现优异的同学,我都会奖励他们文件夹,就是那种可以夹20张试卷的文件夹,很实用。
每次作业和训练,做的好的、进步大的同学名字,第二天上课就念出来,表扬和鼓励,可以给学生很大的动力。不要吝啬您的赞美。
5课余生活
因为我校是校中校、园中园,我就住在大学校园里面,离我的学校很近,所以,经常在家也是工作状态。
从2004年开始,十一年来,我做了3000多个微课,几乎都是高考题的解题微课。我希望有同学需要的时候,能够免费找到解答,我实力有限,不知道对天南地北的同学们有没有帮助。
我的性格偏内向,不爱说话,但我喜欢看书,我最喜欢看儒释道方面的书,特别是南怀瑾老师的80多本书,我全部买回家了,看了一些,很受启发,心境变得更平和,慢慢放下贪嗔痴慢疑。还有古典文学名著、世界名著、武侠小说、蔡东藩的中华史等我都喜欢看。
我也喜欢写写随笔、小说。随笔就发布在公众号上,记录生活,传播积极的生活态度。小说,也写了两部,都在番茄小说签约了,正在更新中。记录大学时代生活的《荆楚一梦》和穿越到武侠世界的《中华英雄传》,一般我在寒暑假会抽时间来续更,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更新。
以前,我很喜欢运动,健身房常去,而羽毛球馆也经常光顾,广州市的上百个羽毛球馆我都去打过,还打过排球、网球,现在慢慢的减少了,工作占去了一半时间,陪伴孩子用去了另一半时间,每天只能用走路来代替锻炼了。但能够陪伴孩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都不好意思把我的这些做法称作经验。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体会、感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和警示,你自己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