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解读
李煜辉
高考作文命题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语文老师,我也常在不同场合发表一点关于作文命题的看法。今年受到某杂志的邀请,让我谈谈2018年全国7道作文命题的观感。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也不是用一两个小时就能准备充分。因为评价高考作文命题的得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命题是好命题,或者说,一道好的作文命题有没有评判标准?标准搞清楚,就可以拿这些尺子来衡量每道命题的优劣得失,提出点建设性的意见。下面本着这种思路,我谈四点非常感性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标准1:有语文学科的味道,利于学生调动阅读积累
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众说纷纭,这里不展开讨论。仅就作文命题来说,有语文学科的味道,是指作文命题有利于学生调动语文学科所学知识,并且围绕立意在各种语文知识之间建立联结,结构成篇。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至少看起来像是一道语文题,而不是一道政治题、历史题,或者其他什么学科、专业、领域的题目。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从学生素养培育的角度看,需要让他们学以致用,使学生日常的阅读积累和语文课上所学,能够用到作文里。学生日常的阅读,教师推荐他们读经典,例如北京高考指定的12本名著,就是这类内容;课堂教学使用教科书,教科书的选文也是文学、文化的经典篇章,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现象、文学现象、文化现象,是高中三年甚至基础教育12年的常态。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学生阅读了这些篇目,能够从情感、审美、文化的视角看待客观世界,写出具有历史感、人生感、时代感的作文,语文就算是学好了。
具体到今年的作文,江苏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好。以江苏卷为例,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作答这道作文,学生可以把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戏剧作品中的潜台词、作家的语言风格、生活中的网络语言和交际用语,乃至一些非常态的语言,例如文物所传递的信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等写到作文中来,很容易展现语文学习的痕迹。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等命题,学生也能够充分调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历史人物事件、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经验,作为写作素材。相比之下,北京卷和全国卷就差一些,太讲求时事政治和学生个人生活的结合,课内所学文学、文化知识,语言知识很难在这样的作文命题中调动起来。尤其北京卷,无论是《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还是“绿水青山图”,更像新华社社论或者入团、入党的宣誓,答这样的作文题,学生读不读孔孟老庄、鲁迅、《红楼梦》、契诃夫,没什么太大差别,看不看新闻联播和时政新闻倒是影响至巨。偏离语文学科立场,缺乏语文味儿,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让语文课程从“以读代写”的优良传统走向“为写择读”的现实功利。古人教语文,其实很少有写作课,为什么?因为读了经典,积累了情感、思想和见识,以及大量的章句与素材,学生自然就想写、会写、能写好,这就是“以读代写”,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明清以来,科举之风盛行,大家开始专门研究八股文的做法,为了把八股文写好,天天看范文,找样板,最后文章练成了,情、思、识、美也就消失殆尽。很多北京考生近年来每到高三,就不读名著,不读经典,不回看教材的课文,专门研究时事政治、领导发言、口号动向,甚至押题猜题层出不穷(我朋友圈里已经有同行开始晒押题的成果了,而且不止一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和语文作文变成时事题不无关系,而且近几年年年如此。如果老师每天专门研究如何教学生做官样文章,不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文课程的育人效果实在堪忧。
标准2:有语文学习的情境,利于学生产生创作冲动
我们成年人,只要读过几天书的,都有这样一种经验:自己想写的时候,文思泉涌,比如日记、书信、情书之类;自己不想写的时候,提笔如扛鼎,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点素材和灵感。作文命题在考场上写,是严肃场合下的被动创作,学生的精神本就高度紧张,所以应制之作没几篇好文章——苏东坡这种超乎常人的文豪例外。因此,作为命题,要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在情感上给学生一定的调动,在素材上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即使是不得不写,也还能比较想写。
举一个例子,今年的北京卷和全国卷1,都与第一批零零后已经成年的事实有关,命题都想让这些考生抚今追昔,回顾成长历程,展望美好未来,投身到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建设上来。但是相比之下,全国卷的情景设计就比北京卷用心一些:首先给出2000年—2018年的大事,这些大事是学生经历过或者感知到的,作用就是调动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再给出2020和2035两个时间节点,提示学生展望的方向。最后一段声情并茂的导语,再创设一个情境—“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样一来,考生对于为什么写、些什么等问题就做到大致有数,他的个人回忆基于信息提示也能变得清晰和丰富。北京卷则不同,第一句话“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句话等于没说,考生自己心里没数吗?第二句话“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这句话也是空话——实话实说——无论祖国发展不发展,只要18年过去了,大家肯定都会成长为青年的。因此这两句导语起不到任何提示和调动的作用。最后,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再次实话实说,祖国发展和青年的成长不是线性对应关系,有时候国难当头,青年也有很多成材的,大师辈出的时代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从祖国发展到青年个人的成长,时空跨度有极大,学生需要站在团中央发言人的高度和视野,才有可能抽象论述新时代、新青年这样一个宏大命题。作为高考考生,他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但是——第三次实话实说,他是怎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的,他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真想把这个写好,恐怕得几十年后做一点冷思考才行——而现在,恐怕只能放空炮。所以我认为如此宏大叙事的高难度命题,又不给出有用的提示和情境,恐怕更适合团中央选拔后备干部使用。
标准3:有反省反思的空间,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词,当代教育真的有必要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当然还有创造性思维,也很重要。抛开学理的东西不谈,就说作文。批判性思维应该有两种表现,一是注重思想方法,在论证过程中能够根据材料概括观点,根据观点寻找佐证,在归纳和演绎的互动之中,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有独立思想,能辩证看问题,不迷行,不盲从。第一点日常语文教学要培养,作文命题对此无能为力。第二点,作文命题大有可为,具体来说,好的命题要给足学生独立思想的空间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机会。遗憾的是,不知何时开始,作文命题变得跟相声、小品一样,体现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的越来越少。歌唱美好,赞颂祖国,畅想未来,使命必达,成了作文界的主旋律,这就有点表演性质了。我必须要说明一点,对正能量和主旋律的赞美、歌颂,表达献身社会或美好蓝图必将实现的愿景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些事要在日常教育中去做,所谓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不太适合直眉瞪眼放到作文里来考。因为有些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思想觉悟、认识水平还不够先进,让他们不得不写,说出来的话就会很肉麻。这种命题不但不会对教育产生正能量,还会产生副作用:假、大、空、伪。高考毕竟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什么是人才?表里不一、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在中国社会当然也可以算是一种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正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但指望他们效命党和国家,做事业,成大业,担当道义,先忧后乐,完全没戏。真正的人才必须以独立思想为根基,勇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多少要有一点批判性思维。
再拿全国卷3和北京卷第二道题目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同样是紧扣时事,前者还有一点反思、反省的可能,后者的难度就很大。因为全国卷3有三条标语,第一条重视效率,这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需要,但是重视效率、不顾质量的后果显而易见,第二条关于“绿水青山”的标语,正是对当年做法的修正。在这点上,学生可以谈一点反思,可以有一点辩证的思考。如何协调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也恰是当今的时代命题,我们需要远景规划,所以很容易和千年大计的雄安联系起来。北京卷命题二,明确要求“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能不能实现和谐美好?什么阻碍着和谐美好?该怎样破除障碍?这些问题都不用学生考虑,只要想象一下,用优美的语言去展示就好了。这里有任何批判性思维的可能么?这让我想起去年“为共和国拍照”的命题。作为中国人,我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和命题同样强烈,但或许是《鲁迅全集》读得次数太多,总希望大家能够直面和正视,否则我怕高兴得太早。
刚才在群里看到两个毕业生的评论,一个是清华学土木工程的女生,她说:今年的北京卷有一股毛概味儿。另一个北大毕业的男生引用了哈维尔的话:后现代性的应有之义指向宏伟叙事的衰落,个性化的故事表达消解了目的论的动员力量,即使主意识源合法化了权威与再分配的流动,在亚同期群中也只能作为解构和群体性漠然的对象,从而内生性地遏制了专断的实践。这种空啮甚至能够存在短时性的缓冲效用,但是时间性必然将依序磨蚀从而完全释放后现代性。这段话我也不是很能读懂,他本人解释说,高考题太热衷宏大叙事了,尽管命题努力行使权力让考生按要求做,但是21世纪了,我们都“后现代”了,结果只能是“并没有什么用”。我对他们的观点持保留意见,摘录一二,供读者参考。
标准4:有自主选择的可能,利于学生个性化表达
最后一条标准,是要给不同的学生以选择的可能。道理很简单,写作是个人的行为,要尊重个性,就要有的选。作文命题的选择性包含外部选择性和内部选择性。题目可以多出几道,记叙文、议论文可以选,这些形式自由我称之为外部选择性,这一点,北京卷很早就开始尝试了。但更重要的是内部选择性,也就是内涵自由,学生对一道题目,可以多视角、多层面的思考,多角度、多立场的审视,得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2018年各套卷中,上海卷、浙江卷指向自我内部的挖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天津卷指向概念的多样选择,同一个“器”字,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价值——使用价值、审美价值、道德隐喻价值、实体象征价值等等;全国卷三体现立意角度的多样性,三个口号可以对比谈,可以纵向谈,可以说好处,也可以提反思;江苏卷强调领域的多样性,无论是隐性语言还是显性语言,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人的语言还是物的语言,都可以写——内部选择性最为丰富。北京卷第一个题目学生可以结合一点自己的经验,然而要写议论文就很难。“绿水青山图”这一道,学生固然可以去长江闽江松花江,泰山华山武夷山,但是思想观点上完全没法选择——“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了。
以上是一点粗浅看法,从拿到材料到现在,不到两小时。微信平台要蹭热度,我也只能写出这样的急就章——讹误在所难免,读者多多海涵。最后补充一点,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的教育改革正在推进,各学科命题形式也将发生重大变革。何谓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调动心理和社会资源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文的四条标准,在内涵上都与与核心素养培育有关: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写作,在情境激发下写作,用独立思考来形成观点、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选择——这样的命题或许有益于学生素养的提高。最后谈两点期待,一是期待命题关注学科教学实际,把学生语文素养培育放在首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命制更高水平的题目。二是期待不论命题如何,考生都能文思泉涌,考出理想成绩。
模仿某些命题的言语习惯说一句结束语:希望人人都好,年年都好,明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