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导向性问题
今天听杨坤老师的数学课《二项式定理》。杨老师曾是我的拍档,更是我女儿心中的数学大神,有着我无可企及的威望,听他的课总是我在女儿面前炫耀的资本。我不是数学老师,肯定只能门外谈课,见笑方家自是必然,好在我树老皮厚,早已不在乎什么名声,给大家当当靶子也是一乐。
课前看教学设计,通过这个教学任务的达成,杨老师要求学生发现二项式展开之后的规律,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我以为杨老师真正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软肋”,即主动思维,通过观察自主发现问题与规律,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知识有限,我听的数学课不多,我觉得这种教学重难点设计的思想是很有针对性的。课前我甚至设想,通过2次方、3次方和4次方的展开式,老师启发学生发现其规律性,比如项数,次数规律,这个应该很容易,项数是n+1,幂的次数之和总是为n,唯一困难的是各项数前的系数的分布规律,如何探究,就看杨老师的智慧了,我也注意到了杨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类似的环节,当然具体技术问题我不懂,无法评述。
可是,我有点失望了,因为杨老师讲课时直接引入了排列组合的公式求系数,根本没等学生思考和讨论。我以为,这个地方是整节课的核心和关键,它直接决定了这节课究竟是一节知识运用课还是一节思维训练课。老师直接引入这个公式,就是把它当成了知识传授与应用课,学生只需要运用这个知识点来解答相关问题,来证明老师的绝对正确;而想让它真正成为一节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就必须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观察探索发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共同交流的形式,通过不断试错的科学思维方式,最终自然引进排列组合这一知识点解决系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老师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因为在我这个数学白痴看来,引入了这个知识点,推导出了二项式定理,后面的那些知识运用题其实都是小case,项多就是计算能力,而在美国人看来,计算能力根本谈不上数学思维。呵呵,这是黄全愈博士的观点。
我一再声明,我不懂数学,但教学原理应该是相通的,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实讲的就是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困惑,找到其思维能力形成点,并通过引导,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体验与满足。从广义上讲,所有的学科教学立足点都应该是思维,而不讲思维不讲逻辑只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的教学只能是“洗脑”。很坦率地说,这节课我没有听完,因为我觉得这节课的导向似乎出了问题,课堂上没有出现真正的思维高潮,学生没有形成思维的兴奋点,更不用说情感的满足。在我这种感觉派看来,就是挠痒痒没挠到要害,总是不过瘾。有时我甚至脑洞大开,学生不爱学习,不求上进,其实我们老师也有责任的,因为我们没有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逻辑的力量,思维的乐趣和发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快感。
呵呵,班门弄斧了,请大家批评指正。